對于大部分初入門的葡萄酒愛好者來說,評分相同的葡萄酒售價卻不同,是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要想了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我們首先要了解葡萄酒評分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關于葡萄酒評分,知名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由于品酒筆記較冗長,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打分是比較直觀簡潔的評酒方式,這有利于人們快速從眾多葡萄酒中選出性價比相對較高的葡萄酒。”不過,她也認為“享用和品評葡萄酒是主觀感受,而不是一個客觀的分數所能代替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目前,世界上最為知名的酒評家包括杰西斯和羅伯特•帕克(Robert Paker,以下簡稱RP),最知名的酒評機構包括《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以下簡稱WS)、《葡萄酒倡導家》(Wine Advocate,以下簡稱WA)和《葡萄酒愛好者》(Wine Enthusiast,以下簡稱WE)。且不說這些酒評家和酒評機構本身在人員組成和品評標準上就存在很大的不同,導致每種機構給同一款酒的評分不同,單就某一種機構的評分而言,比如WS的評分,同樣是90分的酒款,價格差距也可能會有數倍。
在評分時,許多機構會進行盲品,這意味著他們并不會依據生產者的知名度和價格來評估葡萄酒。所以有許多獲得相同分數的葡萄酒,市場價格甚至比那些評分相同或更高的酒高出好幾倍。這倒并不是說得到相同評分的葡萄酒就應該以相同的價格出售。因為不同的酒款,根據地域、風格、品種的不同,生產商投入的成本是不同的,得到的葡萄酒不同,最終的銷售價格也必然不同。
比如,一款產自蘇玳的貴腐甜白葡萄酒,即使它與澳大利亞生產的干白葡萄酒獲得相同的評分,其價格仍然可能會比干白葡萄酒高出許多。
此外,一些知名酒莊的葡萄酒,即使在年份表現不佳時,得到的評分不及其他產區或酒莊的葡萄酒時,其價格仍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線上。
同樣獲得RP100分及JR18分的2009吉佳樂世家拉慕林干紅葡萄酒(E. Guigal La Mouline, Cote Rotie, France)和2009柏圖斯酒莊干紅葡萄酒(Chateau Petrus, Pomerol, France),其價格卻相差7倍。
獲得相同分數的優質葡萄酒,在適飲期之前,年份較老的葡萄酒通常價格會偏高。這一方面是因為這種值得陳釀的優秀葡萄酒需要同樣優秀的環境條件才能儲存,因此倉儲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隨著陳釀時間的增加,葡萄酒本身的價值也在增加。
最后,購酒渠道不同,也會產生相同評分甚至相同酒款的葡萄酒價格不同。
其實,在購買葡萄酒時,除了參考知名酒評家或機構的評分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酒評家所給出的品酒筆記。比如買酒時最優先考慮自身的品嘗經驗和口感偏好,因為品質再好的葡萄酒,如果不是你喜歡的風格,你就不可能感覺到它的美味,不能獲得愉悅的品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