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酒友對老酒的認識存在一個誤區,白酒時間長了酒體變黃是酒友們有時會碰到的現象,認為只要發黃的都是老酒年份酒,也有的朋友可能認為好酒、老酒就應該是黃的,顏色越黃口感越好。
首先白酒的顏色變黃是一個復雜的化學過程,這和釀酒原料、釀造工藝和儲存時間都有關系。隨著時間推移,黃色會越來越重。白酒又有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兼香型和米香型,正常來說,白酒的儲存過程中會產生微黃色,白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復雜的糖酵解反應,酒中的某些物質會發生呈色反應故而會呈微黃色,隨著時間推移,黃色會越來越重,陳香味也會增加。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同一品牌同一年份的白酒,變黃程度也不同,更有甚者,同一批次的白酒也可能出現泛黃的程度不同。最直觀的是醬香型白酒釀造出來會略黃,時間儲存越長,酒色會變得越來越黃。其次為兼香、濃香,但米香型白酒就不會變黃,如果變黃的話就是次品了,但是如果純糧固態發酵的瓶裝白酒在遇到有堿性的條件下,又經過較長時間的陽光照射,也有可能使酒呈現微黃色,影響酒的香味口感。
一瓶年份酒前提是存放的白酒是純釀酒,最好要醬香型酒這種易于存儲,才能隨著存放時間的變長越來越香,越來越好喝。如果用酒精勾兌的白酒,那就沒有任何存放的價值,更有的會用人工添加焦糖使得酒體變黃,故而抬高身價,以次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