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貓前幾天霸氣地分手了,盡管喝了她哥的La Tâche,一想到前男友說她不會買好酒又喝不出不同,心里就憋著口惡氣。于是,李小貓一咬牙一跺腳,自掏腰包又去買了瓶一模一樣的La Tâche。結果這次,李小貓驚奇地發現明明是兩瓶一模一樣的酒,喝起來卻和上次完全不一樣,“難道是分手打開了我品酒能力的任督二脈?”小貓心里直犯迷糊,只好帶著滿腦袋的問號去求助李大貓,大貓聽后給出了一個讓小貓更懵逼的詞:瓶差。
什么是瓶差?
瓶差(Bottle Variation)是指同一款葡萄酒,瓶與瓶之間出現了香氣和口感上的差別。
就像我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我們也喝不到兩瓶完全相同的葡萄酒,只不過大部分情況下瓶差并沒有明顯到可以被我們察覺。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為什么會產生瓶差?
瓶差聽起來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葡萄酒裝瓶以后才會發生的變化,但事實上有的葡萄酒在裝瓶前就已經產生了差別。
尤其以前很多酒莊會在一年內分批完成葡萄酒的裝瓶工作,甚至一些混釀的葡萄酒,不同批次的酒之間混釀的成分都有差別,自然瓶差出現的幾率也大大增加了。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已經越來越少見了,通常,導致瓶差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五個因素:
1. 時間
時間就像是一個放大鏡,隨著時間的積累,那些造成瓶差的因素像滾雪球一樣,被越放越大,越積越多…這也是為什么老酒發生瓶差的概率通常會更高一些。
2. 存儲及運輸
想象一下同樣一批酒,一瓶安安靜靜地躺在酒窖里沉睡的酒,和另一瓶經過長途跋涉出口的酒,如果途中運輸條件不理想,那這兩瓶酒喝起來必然會有所差別。
所以,良好的存儲和運輸環境對一瓶葡萄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都知道,葡萄酒的保存需要有適宜和溫度和濕度,溫度越高,可能造成瓶差的化學反應就會越快發生,甚至高溫下還可能出現不可逆的變質。同時,突然的溫度變化也對葡萄酒的儲存不利。而濕度則更多的是保證瓶塞的密閉性,防止酒液提早氧化。
除此以外,如果讓葡萄酒過多地暴露在紫外線下也可能催化一些化學反應導致葡萄酒變質。在運輸的過程,劇烈的晃動對葡萄酒的傷害也是致命性的。溫度、濕度、光照和震動,這些條件的變化都會是造成瓶差的隱患。
3. 瓶塞
其實瓶差的出現大多和氧化程度的差異有關。瓶塞在其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最常見的橡木塞。
葡萄酒在瓶中陳年的時候,透過橡木塞的微量氧氣可以幫助葡萄酒緩慢的發展和變化。但過多的氧氣滲入則會加速葡萄酒的氧化。因此,不同瓶塞之間過氧率的差異會影響葡萄酒的氧化速度而造成瓶差。
木塞污染(TCA)也是使用橡木塞會遇到的問題,一旦出現類似“濕紙板”氣味的木塞污染,那這瓶被污染的酒就不僅僅只是瓶差的問題了。
4. 裝瓶方式
為了避免木塞污染,有些酒莊會選擇使用螺旋蓋,而且螺旋蓋的封閉性更好,大大降低了葡萄酒的氧化過程。雖說在相對還原的環境下可以保持葡萄酒新鮮的風味,但也并不是沒有瓶差的可能性,有時候還原反應也會給葡萄酒帶來諸如臭雞蛋、燒橡膠的“還原”味道,這就和酒液中二氧化硫溶解率有關。
大多情況下,釀酒師在葡萄酒裝瓶前,除了會控制酒中的溶解氧,還會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硫來保證葡萄酒的穩定性,作為有效的抗氧化劑和抗菌劑,通常二氧化硫越少,產生瓶差的可能性就越大。
5. 酒瓶大小
酒瓶的大小主要和陳年的速度有關系,通常來說酒瓶容量越大,葡萄酒陳年的速度越慢。因為容量基數越大,酒液接觸到氧氣的平均值會更低,因此陳年過程中葡萄酒氧化的速度也會更慢一些。
盡管有這么多的因素會導致瓶差,但瓶差現象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頻繁。葡萄酒會發展變化、也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但它其實并沒有那么脆弱!
瓶差其實并不是一種缺陷,盡管偶爾也會帶來遺憾,這確是葡萄酒的神秘魅力之一。當我們喝到一瓶表現“失常”的葡萄酒時,不要輕易地給這款酒扣上“缺陷”的標簽,有時候也許是出現了瓶差的問題,需要給它一個第二次的機會。
作為消費者,我們無法控制葡萄酒裝瓶前的工序,也無法控制進口商和經銷商的運輸、儲存條件等等,那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選擇靠譜的渠道買酒,并給這些葡萄酒提供一個良好的儲存環境,讓他們在開瓶的時候能夠完美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