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葡萄酒比較適合陳年?有沒有什么方法好判斷呢?
有時候喝到超好喝的葡萄酒,讓人忍不住想要多買一些放到以后喝,但是問題來了......這瓶酒適合放嗎?你也常常會在酒款介紹上看到"適飲期: 20XX~20XX年"這樣的文字",但是究竟該怎么判斷一瓶葡萄酒能不能陳年呢?
這瓶酒到底能不能放呢?
大部分的酒其實不適合陳年。再次重申,并非所有酒都是為了陳年而釀造的。事實上,世界上有90%以上的酒都不需要陳年,應該要趁早飲用。大多數價格較低兩百元的紅白葡萄酒、起泡酒幾乎都不需要陳年,應該要趁年輕時喝好享受新鮮奔放的果香。放著太久反而會讓果香消逝,酒變得不平衡又平淡。
一般比較便宜的餐酒等級,紅酒建議在5年內喝完; 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建議在2~3年內喝掉。值得陳年的葡萄酒通常都是價格較高、來自知名產區或酒莊、品質出眾的好酒。
適合陳年的酒喝起來通常是這樣
紅葡萄酒:
顏色:顏色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已經放一段時間的酒會更偏向褐色。
單寧:適合陳年的紅酒通常有較重的單寧,因為單寧有著抗氧化的作用。不過單寧重的葡萄酒在年輕時通常會較澀且刮舌,像是巴羅洛(Barolo)和波爾多(Bordeaux)都屬于單寧較重型的酒。
酸度:高酸度的紅酒可以陳放更久,低pH值能夠緩和許多化學變化和氧化。
酒精度:高酒精度讓酒可以存放更久,高品質的加烈酒(如波特酒)可以說是最有陳年潛力的酒款之一。
復雜度:單純平淡的酒不會因為陳年變得更復雜。
白葡萄酒:
顏色:陳放過的白葡萄酒一樣會越來越偏向褐色。
酸度:同紅酒,高酸度可以陳放更久。
甜度:高甜度的白葡萄酒有更好的陳年潛力,像是蘇玳(Sauternes)、托卡伊(Tokaj)的甜白酒甚至有放五十年以上的潛力。
第二天喝判斷法
當你有買一整瓶回家喝的時候,可以試試看這個方式。
首先給你自己倒杯酒,別一大口就把他喝完了!好好的嗅聞這杯酒的香氣、入喉的口感等等,記住這支酒的特色。可以參考上面的判斷方式,看看這支酒的單寧、酸度、架構如何?并把這些資訊記錄下來。
接下來,在酒瓶里留個1/4~1/3瓶酒,把軟木塞或瓶蓋蓋回去,丟到酒柜或冰箱,我們明天再來喝一次。注意!不要用保存的器具,像是惰性氣體、真空幫浦…等等。
隔天喝的時候,好好比較一下~ 大部分的酒放了一天都會退化,但如果你的酒喝起來跟前一天一樣好(甚至是更好喝),那這瓶酒基本上陳年的潛力就很高。如果擺到第三天也好喝,那它就可以放更久。
我們也可以從產區、品種、年份先作簡單的判斷,另外,許多的葡萄酒評論雜志、酒評家都會提供適飲期供大家參考,現在酒商也會貼心的附上建議。
葡萄酒能不能陳年是常常被問到的問題,希望大家通過文章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也祝各位都可以在葡萄酒最巔峰的時候把它們喝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