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唐詩,籌令中只要能想出合適的酒約,都可以入題,所以后來還出現了一系列的“暢銷書周邊”,比如《西廂記》、《紅樓夢》、《水滸傳》、《聊齋志異》的酒籌令,甚至是明賢故事酒籌令,花樣繁多,數不勝數。
還有一些籌令不止有酒約,還有令約,就是不止要規定哪些人喝酒,而且還增加了喝酒后一起玩什么小游戲,而花風令大概是其中最為雅致的 —— 置酒籌24根,用的是24種花卉的名字,不僅包括了誰要飲酒,還引出了各種游戲,十分適合閨中女子玩樂。比如抽中了望春花,那么面朝東的人就要喝酒,然后大家一起玩擊鼓傳花。又比如抽出了木蘭花,曾經從軍的人就要喝酒,然后一起玩報美人花名的游戲,說出來的名字即要是美人的名字,又要是花的名字,說不出來就要罰酒。
高級玩法
流觴曲水 擲骰吟詩
流觴曲水這名字太高雅,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沒反應過來原來這是一種游戲!最典型的莫過于王羲之在蘭亭序中寫的那句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我一直以為,他只是說這地方山水好美,眾人紛紛寫詩,從來沒深究過這群人在干啥,現在再一看,喲呵,他們是一群人湊一起飲酒作樂來的。
古人所有玩法中,私以為流觴曲水這種玩法對環境要求最高,要在水濱設宴,將酒杯倒入酒后放在水中,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面前,誰就喝酒。再乘著酒興,或即興朗誦,或付諸筆端,作出詩來。想魏晉文人喜襲古風,的確是這種縱情山水,飲酒作樂,閑談老莊,游心翰墨的調調。
古人玩骰子也玩出了花樣,從簡單的看點數,到復雜的猜點數,但最高級的還是數用骰子作詩。這種玩法在明清發揚廣大,人們依據骰子六面采點的象征,編制了大量的酒令,有些酒令甚至用多枚骰子做了二百多條玩法,一頓酒喝下來,根本玩不完。
譬如明代奇書《金瓶梅》里,骰子的玩法就寫了好幾種。六十七回寫的[雪字擲骰令],玩法是 “擲出幾點,不拘詩詞歌賦,要個雪字,就照依點數兒上。說過來,飲一小杯;說不過來,吃一大盞。” 這玩法翻譯過來就是每人用一枚骰子擲點,然后吟一句詩詞或歌賦,辭中須嵌入一個“雪”字,擲了幾點,“雪”字嵌在第幾個字上。
第六十回里則介紹了[飛禽、果名貫骨牌、官名令]的玩法,“頭一句要天上飛禽,第二句要果名,第三句要骨牌名,第四句要一官名,俱要貫串,遇點照席飲酒。” 行令方法是,每人用一枚骰子連擲六次,每擲一次,需要說令辭四句。要求在第一句中嵌入一種飛禽名,第二句嵌入一種果名,第三句嵌入一個骨牌名,第四句嵌入一個官名,四句的文意須首尾貫通,擲出與骨牌名一致的人要喝酒。
還是這一回,出了個[花名貫《四書》]的頂針令,這才是真考學問呢!“吳大舅拿起骰盆兒來,說道:‘列位,我行一令。順著數去,遇點要個花名,花名下要頂真,不拘詩詞歌賦說一句,說不來罰一大杯。’ ”,玩的是,一個人用一枚骰子擲點,每擲一次,要一句令辭。令辭要求每句的前半句中嵌入一花名,后半句用《四書》中一句,并要求上、下句頂針。比如 “一擲一點紅,紅梅花對白梅花”、“二擲并頭蓮,蓮漪戲彩鴛” 。而所擲之點若與令辭中的數目字相合,則飲酒一杯,說不上來,就要罰一大杯。
古人飲酒玩法還有很多,也有一些早已失傳,比如鞍馬令、旗幡令等,空余名稱,讓后人遐想。要說“娛樂至死”,送給曾在酒桌上的古人們,真是一點都不為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