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圓酒
新娘送入洞房后,便開宴待客,陜南稱花圓酒,取花好月圓之意。此時主要是招待娘家送親的客人,新郎及公婆逐桌向賓客敬酒,陜北稱拜席口。吹鼓手賣弄精神,三吹三打,向席賓討賞,賓主均賜給賞錢。宴客結束后,稍事休息,雙方家長將訂婚時互換的龍鳳帖各自收回,表示六禮告成。
表禮酒
在陜北各地,送親者動身返回時,還要舉行個歡送儀式,稱“表禮”。在一張八仙桌上擺放酒菜,堆放著饋贈給送親者的食品,俗稱茶飯。由總管將送親的賓客請到桌前,贈給親家四碟一塊(每碟七個小饃,熟豬肉一塊),送親的女客和外婆家均是兩碟一塊。所有嫁妝均折價酬給現金,一般只收部分或少許。然后雙方總管互相敬酒祝賀,禮畢,鳴放鞭炮,吹奏嗩吶。新郎及迎親者提行李、牽牲靈,將娘家賓客送出村口。娘家的總管要以現金酬謝參加歡送的吹鼓手。
喝交杯酒與吃添丁飯
關中一般是在中午拜堂,下午才喝交杯酒,俗稱合歡酒,古代稱合巹。通常是由司禮人給新郎、新娘各遞一杯酒,兩人都飲半杯,然后互相把酒杯換過,各自飲盡對方剩下的半杯。這就是古代分瓢而飲的遺俗。在武功和岐山縣農村,飲過交杯酒后,還要給兩位新人吃粉湯丸子,名為吃合歡飯。粉條要長,丸子是生的,圍觀者問新娘:“生不生?”新娘紅著臉低聲答以“生”,取長生貴子之意。而在耀縣一帶,交杯酒則是在傍晚時才喝,院子里擺一張方桌,上面放著酒和菜,一對新人首先要向四方參拜。在場的圍觀者即興編些順口溜逗笑取樂。如:
拜南方,水漂船,兩口子成親沒作難。
拜北方,壬癸水,兩口子睡覺嘴對嘴。
拜西方,撒黃金,兩口子過活一條心。
陜北則是于新婚之夜在上頭儀式之前才喝交杯酒。兩位新人面前放一對蘭、一對魚(娘家準備),表示夫妻恩愛、吉慶有余;上面系一條紅線,炕桌上擺一對大饃、兩碟小饃、兩盤菜和蜂蜜、米飯、酒盅、筷子等。新人互相敬酒兩次,夫妻相對而飲。接著再互致見面禮,新郎贈給新娘的是錢或物,新娘回贈新郎的禮品通常是一個繡花肚兜。這是男人們系在腰里裝錢的器具,有的在上面繡有“并蒂雙蓮”或“鴛鴦戲水”,表示希望夫妻和睦相處;有的繡有“蓮生桂枝”,希望早生貴子。在清澗縣一帶,新娘贈給新郎的禮品則是一雙鞋,鞋必須當面穿好,既不能踏倒后幫,又要一次穿上,否則認為將來不如意。陜南則是在揭了蓋頭后,夫妻就要喝交杯酒、吃添丁飯。飲交杯酒的方式,一般是新郎新娘面對面站立,兩人右手執杯,胳膊肘相互交叉套在一起;夫妻各飲半杯,然后交換酒杯,把對方剩下的酒飲盡。為了湊趣,圍觀者把新郎新娘推擠在一起,兩人臉貼臉地喝才有意思。吃添丁飯的方法也很有趣,圍觀者把兩雙筷子用紅線拴在一起,距離很近,吃時兩人只得臉挨著臉。新娘子往往低首垂眉,羞得不敢抬頭。從喝交杯酒、吃添丁飯時起,鬧房就開始了。
不僅陜西,無論各地,一場婚宴自然少不了好酒相陪,酒有久之意,寓意美好,加之傳統習俗不可丟,也為婚宴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