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包括塔吉特(Target)、喬氏超市(Trader Joe’s)等多家葡萄酒銷售企業被多個組織一紙訴狀告上了聯邦法庭。起訴者們稱,根據Beverage Grades(一個位于美國丹佛的實驗室)出具的相關報告,這些企業銷售的葡萄酒中有83個品牌的酒砷含量超出飲用水中砷含量的允許范圍,而他們認為這將給長期飲用葡萄酒的人帶來“砷中毒”的風險。那么,葡萄酒中含砷是不是普遍現象,而這又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為了身體健康著想而停止飲用葡萄酒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砷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天然物質,當含有砷的巖石受雨水、河水和風侵蝕后,砷就會通過流動的水進入土地和食物鏈。許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如大米、海鮮和蘋果其實都含有一定量的砷,只要不過量攝入,砷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所以,葡萄酒中含砷其實并不應該令人感到驚訝,更何況這一事實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被科學家發現了。
那么葡萄酒中的砷含量是多少,是否如上文提及的起訴者們所稱的已經超標呢?據相關研究顯示,大部分葡萄酒中的砷含量處于10ppb(1ppb=十億分之一,下同)至76ppb之間,平均值約為23ppb。目前,美國尚未對葡萄酒中允許存在的砷含量作出規定,加拿大的規定是葡萄酒中允許存在的砷含量不超過100ppb,而擁有46個成員的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ne and Wine)所設定的上限為200ppb。參照加拿大的標準,砷含量超標的葡萄酒占市面上所有葡萄酒不到0.3%,即絕大多數的葡萄酒中砷含量都在安全范圍內。上文中提及的起訴者們的主要參照依據是美國環境保護局(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對飲用水中砷含量的規定(不超過10ppb),但飲用水的規定是否同樣適用于葡萄酒,這一點本身就令人存在質疑:環境保護局對飲用水中砷含量的規定是建立在每人每日推薦飲水量91-125盎司(約合2700-3550毫升)這一基礎上的,而每人每日推薦飲酒量僅為5-10盎司(約合140-280毫升)。也就是說,除非每天大量飲酒以及大量食用含砷量高的食物,否則葡萄酒中的砷含量并不足以對人體健康帶來威脅。讀者朋友們可以盡情放心地小酌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