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被稱為“白酒原料之王”,中國很多知名白酒都是用高粱釀的。茅臺的原料里有高粱,五糧液的原料里也有高粱。
什么時候開始有高粱酒的,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高粱酒的歷史很悠久。金庸先生名作《笑傲江湖》的《論杯》一章里,日月神教的祖千秋告訴令狐沖,“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時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他問令狐沖,可知道大禹真正的大功? 令狐沖和桃谷六仙齊聲回答:“造酒!”祖千秋道:“正是!”祖千秋又說,飲高粱酒,須用青銅酒爵,始有古意。雖然這是小說里的場景,卻生動地說明了高粱酒的源遠流長。
高粱這種作物,原產非洲等熱帶地區,但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中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以東北為最多。諾獎作家莫言在他的《紅高粱家族》里寫道,“生存在這塊土地(山東高密東北鄉)上的我的父老鄉親們,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種植。八月深秋,無邊無際的高粱紅成洸洋的血海。”盛產高粱的高密東北鄉,當然也有上好的高粱酒,相信大家都對影視劇里的那首歌印象深刻,“喝了咱的酒啊,上下通氣不咳嗽;喝了咱的酒啊,滋陰壯陽嘴不臭;喝了咱的酒啊, 一人敢走青殺口; 喝了咱的酒, 見了皇帝不磕頭……”。一共五章的《紅高粱家族》,專門有一章《高粱酒》,高粱酒是作品中最重要、象征意義最多的意象,女主人公的生命與高粱酒緊緊相連,甚至她的名字“九兒”都是“酒兒”的諧音。
中國各地都有高粱酒,值得一提的是金門高粱酒。金門高粱酒有60多年歷史,因甘洌醇厚而著稱,是“金門三寶”之一。一般人總喜歡說臺灣金門高粱酒,其實金門是福建省的一個海島縣,離廈門很近,名義上屬泉州市管轄,但并不在大陸實際控制之下。1949年10月,解放軍曾渡海進攻金門,結果登島后戰斗三晝夜,幾乎全軍覆沒,是為著名的“金門之戰”。
今天的金門島已經是旅游觀光區了,金門高粱酒也成為訪臺者的必買特產。一位臺灣企業家曾托手下贈過我正宗的金門高粱酒,讓我很開心。金門高粱酒的香型比較獨特,有人稱之為“金門香型”(傳統中國白酒主要有清香、醬香、濃香等香型),酒質透明,醇厚甘洌,回味悠長。金門高粱酒的度數比較高,但金門人喜歡喝烈酒,當地有這樣一句話說喝“金酒”的感受,“前三杯辣,后三杯麻,再三杯干,第四個三杯甜,最后三杯才叫爽。”
一生愛酒的臺灣武俠小說家古龍(生于香港),就愛喝高粱酒。有一天他跟人一起吃飯時,席上有倆人向他挑戰喝酒。只見他不慌不忙,抓起兩瓶高粱酒倒進一只臉盆中,雙手端盆,一飲而盡,把兩位挑戰者嚇得連連搖頭,狼狽而去。我估計當時古龍喝的應該是金門高粱酒,其他酒哪會有那么大的魅力,是不是?據說古龍必須先喝酒才能寫作,他也知道“多飲傷身”,可是“不飲傷心”。香港作家蔡瀾回憶,一次古龍被人拿生銹的刀砍了胳膊,傷口感染很厲害,他也照喝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