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釀網配圖
寶雅酒莊位于波爾多右岸的圣埃美隆產區,被評為圣埃美隆列級一級特等酒莊B級。寶雅酒莊雖然離圣埃美隆名莊歐頌酒莊只有咫尺之遙,而且同為一個家族麾下,但兩者的酒體風格卻沒有太多相似之處。
據資料顯示,“Belair”一詞是整個波爾多地區重名幾率最高的名字之一,整個波爾多約有二十多家酒莊名字里 帶有“Belair”字眼,這些酒莊涵蓋大區級、地區級和村莊級AOC。其中,中國市場最常見到的是上梅多克的一個中級酒莊貝萊酒莊(Chateau Belair)以及寶雅酒莊(Chateau Belair-Monange),所以在談及此酒莊英文名字時,一定要看清楚全名再下定論,否則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寶雅酒莊的歷史始于一位軍官將領羅伯特•凱諾利(Robert de Knollys),他是百年戰爭中的活躍分子,在貝萊(Belair)擁有住宅房產。盡管隨后法國勝出,大部分英國人都打道回府,但仍有一些英國人選擇留 下來,這是因為百年戰爭持續時間長,很多英國人已經在法國定居下來,其幾代子孫都是在法國成長,成為了大半個法國人。羅伯特•凱諾利也一樣,他選擇繼續留在法國,隨后,其子孫在貝萊開始種植葡萄。后來這片葡萄園被凱諾家族(Canolle)繼承。十八世紀中期,寶雅酒莊在波爾多的售價曾一度問鼎波爾多左 岸,成為最貴的圣埃美隆酒莊之一。然而十八世紀末期,酒莊因為法國大革命的原因被迫離開凱諾家族一段時間,直至革命結束后才重回凱諾家族手中。整個十九世 紀,寶雅酒莊一直穩步發展,但隨著十九世紀末葡萄根瘤蚜蟲的大肆侵害,寶雅酒莊的發展暫時劃上了句號。
在 1916年,寶雅酒莊被時任歐頌酒莊的主人愛德華•杜伯沙隆(Edouard Dubois-Challon)收購。當時寶雅酒莊的大部分葡萄園都已被葡萄根瘤蚜蟲摧毀殆盡,并荒廢了一段時間。杜伯沙隆家族接管以后按照酒莊土地的特 色重新安排種植比例,今天我們見到的寶雅酒莊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那個時候定格下來的。隨后到來的二戰并未導致寶雅酒莊脫離杜伯沙隆家族的管理,該家族在整個 二十世紀時期一直掌管著歐頌和寶雅這兩個酒莊。后來,柏圖斯酒莊的主人JPM家族收購了寶雅酒莊30%的股權,成為大股東之一。直至2008年,JPM通 過收購剩余的股權成為了寶雅酒莊的主人。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2012年9月6日圣埃美隆列級酒莊的最新分級名單揭曉,新的分級版本中有18家列級莊一級特等酒莊,64家列級莊,總數82家。寶雅酒莊(Chateau Belair-Monange)與同為圣埃美隆列級一級特等B級酒莊的瑪德萊娜酒莊(Chateau Magdelaine)合并。至此,兩個酒莊將以同一命名“Chateau Belair-Monange”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寶雅酒莊目前有12.5公頃葡萄園,土壤以波爾多右岸常見的石灰巖和粘土結合土壤為主,葡萄種植比例為80%的梅洛(Merlot)和20%的品麗珠(Cabernet Franc), 葡萄藤平均樹齡為40年。值得一提的是,寶雅酒莊有部分葡萄園采用生物動力的方法(Biodynamic)種植,這與有機種植方式不同,不但完全不采用農 藥噴灑,而且還根據月相、太陽等天文要素來決定采摘時機,在整個葡萄種植和釀酒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保證最后的質量。
在波爾多右岸,由于梅洛常作為構建酒體的主 要品種,所以右岸的葡萄酒通常酒體更偏柔順圓潤,氣息香甜怡人。而在寶雅酒莊,由于受生物動力法的影響,酒莊所產葡萄酒風格更偏向于輕淡,常帶有草本和各 種復雜的氣息,口感上比較“野性”,稍感粗澀或略顯不成熟的單寧令人感到完全異于常規圣愛美隆葡萄酒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