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平時很少鍛煉,那么來羅訥河谷(也稱隆河,Rhone)之前,一定要儲備好體能,因為走訪葡萄酒產區,絕對是一個體力活,而走訪羅訥河谷,更是對體力的考驗。作者將整個羅訥河谷行程從北到南分為了五站,每一站都是一個知名的產區與別樣的風貌。
羅訥河谷葡萄酒產區旅游攻略
從第戎(Dijon)驅車半個小時,就來到羅訥河谷產區的北端。羅訥河清澈雋秀,滋潤著河畔兩岸的葡萄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北羅訥河的葡萄酒產量約為整個產區的5 %,河谷狹 窄,坡度陡峭,身至此地,才會深深感到葡萄栽培的不易,所以這里出產的葡萄酒產量低,價格貴,也不是沒有道理。按照產區的地理分布,由北至南,我們在北羅訥河谷花了大半天的時間,走訪了四個主要的產區,依次記錄如下,以供分享。
第一站:羅第丘(Cote Rotie)
爬山鍛煉的好去處羅第丘,法國最古老的葡萄園之一,八月初已部分轉色,午間氣溫在30度左右。1940年獲得AOC稱謂。羅第丘總面積只有 253公頃,只種植西拉(Syrah), 橫跨三個鎮,我們來到的是昂皮鎮(Ampuis)。從鎮的入口處抬眼望去,一片片葡萄園如梯田般向上盤旋,直插云霄。羅第丘又分為淺色山坡(Cote Blonde)和褐色山坡(Cote Brune, Cote為山坡、山丘之意),前者因土質含有砂質灰被命名“淡色山坡”,后者因含有氧化鐵和粘土被命名為“褐色山坡”。
爬坡用了半個小時,走到了山頂,不時有車快速向山頂開去,其中有些是來干活的果農。爬葡萄園時,有些路段比較陡峭,差不多有45度的斜坡,下山時更要小心,最好是側著身體, 否則不小心就會“坐滑梯”或是前滾到第二站——格里葉堡(Chateaux-Grillet),羅訥河畔的明珠。
第二站:格里葉堡(Chateau Grillet)——羅訥河畔的明珠
這一站是無論如何要去看看的,因為格里葉堡無疑是北羅訥河,乃至整個羅訥河產區的一顆明珠,因為僅有4公頃葡萄園的格里葉堡,不僅是一個酒莊的名字,也是一個單獨的AOC稱謂。
格里葉毗鄰羅帝丘,于1936 年被授予地方原產地監控命名(AOC)。100%種植維歐涅(Viognier),其至少要在橡木桶熟成兩年,有濃濃的杏味,口感飽滿圓潤,好的年份具有陳年能力,價格不菲。格里葉的維歐涅被很多人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但就如此面積而言,有幸能嘗到的品醇客卻是寥寥無幾。孫得里約 (Condrieu)其實是來格里葉的半路, 如果時間充足,也當然值得一去,更是要嘗嘗那里出產的具有濃郁杏味且圓潤油滑的維歐涅。
第三站:克羅茲-埃米塔日(Croze Hermitage)——滿坡盡是大黃杏
無法進入格里葉堡內部不免遺憾,卻在他家園子邊有額外的收獲。維林(Verin)出村口的牌子處,也就是城堡樓下的園子邊上,有棵杏樹,一串串的黃杏令人垂涎欲滴,停留片刻,信手拈來一顆顆熟透了的杏子,久違的味道,只有在孩提時代的記憶里才能搜尋到。這季節,葡萄沒熟,杏已滿地。
克羅茲-埃米塔日是個很安靜的小鎮,1937年被授予AOC稱謂,是北羅訥河谷最大的法定產區,有1,497公頃,覆蓋羅訥河右岸的11個鎮,主要種植的是西拉(Syrah),白的則是瑪珊((Marsanne)和瑚珊(Roussanne)。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但是酒,而且是這里的杏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