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凱爾特語(Celtic)中,“Cornas”,即科爾納斯,含義為“烤焦的土地(Burnt Land)”。這個距離埃米塔日(Hermitage)不過13公里的產區,占地不到300英畝,差不多相當于波爾多(Bordeaux)左岸隨便一個名莊葡萄園的面積大小?茽柤{斯的法定品種只有西拉(Syrah),而且不像羅第丘(Cote Rotie)一樣加入少量維歐尼(Viogner)混釀。但說到北羅訥河谷的西拉時,人們往往將更多的目光聚集在埃米塔日,卻忽略了科爾納斯有著出產優質西拉葡萄酒的一切條件。
科爾納斯的風土
1938年,科爾納斯產區正式成立,當地的葡萄酒僅用100%西拉來釀造?茽柤{斯產區地勢高低起伏,多山地和丘陵,因此葡萄園只能種植在半山腰上修葺的梯田中。葡萄園中的土壤主要以花崗巖為主,這種土壤是造就科爾納斯西拉自身風格的主要原因,因為在這種土壤下生長出來的西拉更具力量感。
多丘陵和山地的最大好處在于可以阻擋密斯托拉風(Mistral Wind)的侵襲,這樣一來,葡萄園中的溫度就能夠保持穩定,葡萄也有條件完全成熟。不過,陡峭的坡勢也意味著每層梯田較窄,無法使用機器進行采收,只能依靠人工摘撿。在機械化迅速普及的上個世紀,科爾納斯的葡萄農仍不得不爬到半山腰,對每棵葡萄藤進行采收。這在當時看來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但卻在現代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推崇。因為手工采摘不僅僅意味著葡萄的篩選會更加嚴苛,葡萄酒有更好的純凈感,還意味著葡萄酒擁有“傳統工藝”加載的附加價值。而后者,往往是人們在流水線產品泛濫的當下所追求的。
科爾納斯的葡萄酒
不過,科爾納斯的西拉風格更偏向傳統,而且不是人人都能懂。很多人都覺得年輕的科爾納斯葡萄酒像是一個巨人,因為最先入鼻的香氣并不是成熟的果香,而是胡椒、鐵礦石、生肉等粗狂的氣息。除此之外,口中有非常質樸而抓口的單寧感,讓人立馬聯想起兩個肌肉發達的拳擊手在賽場上熱血噴張的搏斗場景。也就是因為這種特點,曾有傳聞說科爾納斯的葡萄酒會運往其他產區,偷偷加入到成酒當中混釀,以獲得更多的力量感和酸度。
然而,科爾納斯的葡萄酒往往需要時間的打磨。隨著陳年時間推移,葡萄酒中的單寧逐漸軟化,陳年風味隨之而出,口感融合得更加和諧。更重要的是,葡萄酒在此過程中擁有優雅質感的同時,仍然保留了自身特有的健美之感。
科爾納斯的名莊
科爾納斯的葡萄種植史可以追溯到9世紀,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爾納斯的葡萄酒只銷售給本地人。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科爾納斯的葡萄酒才開始通過酒商銷往世界各地。由于葡萄酒的品質優異、產量有限,很快,科爾納斯的葡萄酒變得供不應求,價格逐漸升高。
最出色的葡萄酒往往出自最好的葡萄園,例如雷納園(Reynard)、夏逸奧園(Chaillots)、什納勒園(Geynale)、薩巴赫特園(Sabarotte)、海岸園(La Cote)和拉孔貝園(La Combe)等。最出挑的酒莊包括以下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