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7年1-9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同比增長0.5%,但行業整體銷售情況實際下滑,國產啤酒仍處于調整期。中國經濟環境消費升級,使中高端、高端和超高端啤酒市場需求增大,國產啤酒與進口啤酒在這三個價格區間競爭激烈,同時在精釀啤酒這一新興業務板塊進行拼殺。其中,國產啤酒企業主要在產業結構方面進行布局,而進口啤酒集團則通過資本并購進一步打入中國高端啤酒市場。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啤酒正在向多元化、品質化發展,國內啤酒企業產品仍主要聚集在中低端,雖然部分國內啤酒企業已經開始布局中高端進行轉型,但在與進口啤酒博弈中仍存短板。
產量走低
近三年來,中國啤酒年產量始終處于下滑狀態。數據顯示,2016年產量為4506.4萬千升,同比下降4.4%。雖然今年1-8月中國啤酒產量達3297.6萬千升,同比增長0.5%,但8月中國啤酒產量為505.2萬千升,同比減少2.5%,行業的整體銷售情況實際仍在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中國啤酒產量增速乏力,但在經濟環境消費升級的情況下,國產啤酒企業業績表現相對穩定,并有部分企業呈現營收下降、盈利上升的現象。據各啤酒公司2017年三季報顯示,青島啤酒1-9月營收233.85億元,同比增長1.51%;利潤18.69億元,同比增長1.6%。珠江啤酒1-9月營業收入30.93億元,同比增長6.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57.67%;萑【1-9月實現營業收入4.96億元,同比下降4.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2.17萬元,同比增長1136.48%。重慶啤酒1-9月實現營業收入26.87億元,同比下降0.0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16億元,同比增長19.91%。業內人士指出,消費升級推動中高端啤酒市場擴容,傳統啤酒企業已經開始調整產品布局進行轉型。國產啤酒企業利潤實現增長,意味著其產品單價出現上漲空間。但是在此之前,國內大部分啤酒企業主要依靠低價產品謀生,加碼中高端業務將與近兩年占據大量中高端、高端市場的進口啤酒形成競爭,市場或將進一步承壓。
盈利升級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國內啤酒行業的消費升級帶動產品結構優化和價格提升,啤酒市場消費由增量向增質轉變,差異化、低濃度、高品質啤酒成消費趨勢。
事實上,自2016年起,中國啤酒行業的競爭戰略已經從低價搶份額向升級盈利轉型。各大啤酒企業除布局高端啤酒業務外,同時對極具增長潛力的精釀啤酒產生濃厚的興趣。據了解,精釀啤酒作為舶來的高端啤酒,近兩年在年輕消費者中快速圈粉。雖然國內精釀啤酒所占市場份額約0.1%,但卻以40%的速度實現增長,未來或將達到3%的體量。目前,國內青島、燕京、珠江等大型啤酒企業紛紛聚焦中高端精釀啤酒生產業務,使市場“量縮價升”的跡象更加明顯。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整個中產階級新生代的崛起以及商務人群消費需求提升,精釀啤酒將逐漸發展成高端啤酒潮流、趨勢以及風口。但是,目前中國市場中精釀啤酒仍然以進口精釀為主,進口精釀與國內精釀啤酒的占比大概為9:1。
眾所周知,除本土精釀品牌外,大量進口精釀啤酒品牌已涌入中國市場。其中,全球啤酒巨頭百威英博在中國精釀市場動作頻頻。早于今年3月,百威英博正式收購上海精釀啤酒品牌拳擊貓;2月,為去年底引進國內市場的美國精釀啤酒品牌鵝島開設同名精釀酒吧;且早在今年初,ZX Ventures收購比利時風味精釀啤酒酒吧開巴,收購之后很快進行了門店擴張。
布局高端
雖然國內啤酒市場復蘇,但行業仍面臨著多重復雜因素。國產啤酒老大青島啤酒曾在公告中指出,消費者消費需求多元化和消費結構升級給知名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但受中高端餐飲消費不振、外資啤酒和進口啤酒市場沖擊影響,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仍較突出。
數據顯示,進口啤酒類高價產品銷量最近五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今年1-9月,中國進口啤酒53.8931萬千升,同比增長5.2%;金額為37.7923億元,同比增長9.4%。9月,中國進口啤酒6.9362萬千升,同比增長28.9%,金額為4.9738億元,同比增長28.5%。
業內人士指出,近兩年,百威英博、嘉士伯等國外酒企在中國市場重點押寶高端產品。隨著消費意識的提升,消費者對進口酒的認識不斷增加。且年輕人群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為追求更好的口感體驗,會對進口啤酒格外青睞。此外,以進口啤酒為代表的高端啤酒市場消費趨于大眾化,進口啤酒價格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這將對國產啤酒市場形成進一步擠壓。中國進口啤酒市場體量逐漸增大,利潤逐漸變薄,長久以來主要靠低價銷售謀利的國產啤酒,想要在高端市場占領高地,實際上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國內啤酒市場出現新品類、新業態,均對傳統國產啤酒的發展形成威脅。目前部分國產啤酒企業在產品運營方面手法還比較單一,難以跟上當下啤酒市場潮流化、年輕化、多元化的消費趨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產啤酒能否利用本土化優勢實現有效增長,仍有待觀察。”啤酒專家方剛說道。
記者手記
近兩年來,國內大部分啤酒企業順應消費趨勢,在中高端啤酒業務方面發力。同時,隨著進口啤酒的價格出現下沉,兩者之間的差距在縮小,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雖然國產啤酒占據中國啤酒市場大部分份額,且具有本土化優勢,但從市場來看,低價銷售仍然是二三線國產啤酒品牌的生存法則,進口啤酒仍然在中高端、高端市場占據上風。
此外,高端精釀啤酒的興起為中國啤酒市場帶來契機,但精釀啤酒仍然屬于小眾產品,真正介入的本土酒企并不是很多,獨立小眾精釀啤酒品牌體量更加有限。且精釀啤酒作為舶來品,國內大部分消費者對精釀啤酒的認知度不高,消費意識不強。國產酒企如果想在內憂外患的發展環境中抓住風口,仍面臨一定挑戰。
專家建言
啤酒專家方剛:
2017年對于國產啤酒而言,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國產啤酒酒企應該重新梳理和理解消費者需求,這樣在產品研發以及市場銷售方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從規模上看,國產啤酒持續波動和下滑成為常態。其實,國產啤酒的性價比并不輸于進口啤酒,只是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進口啤酒在市場中的品牌優勢相對明顯。事實上,國產啤酒仍占據中國啤酒消費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產業鏈條布局完善,且貼合中國消費者的飲酒習慣。國產啤酒如果能夠補足現有短板,整體發展應該會很好。未來國內啤酒發展或迎來三個關鍵點,第一是啤酒營銷和消費更加注重品質,第二是企業開始捍衛或提高啤酒品類的影響力,第三是具體的品牌發展。
行業TOP 5大事件
1 復興集團將斥資66億港元接替朝日成為青島啤酒第二大股東
2 昔日的 “西北啤酒王”蘭州黃河內部股東矛盾持續升級
3 珠江啤酒擬投資逾2億元,為廣西、東莞、湛江、湖南四個地區的精釀業務進行資金輸血
4 重慶啤酒為斷臂止損,以20元交易對價出售兩子公司全部股權
5 百威英博子公司ZX Ventures收購首個中國精釀品牌上海拳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