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葡萄酒面臨國外葡萄酒的巨大沖擊,24日,葡萄酒產量占據中國四成以上的山東省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向國家稅務總局致函,建議國家層面降低消費稅率,以增強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當日,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第二屆一次會長會議在煙臺召開。作為會議重要日程之一,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向與會人員通報了這份致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的《關于降低消費稅率意見的函》。華夏酒報記者在現場獲悉,這份落款日期為2019年12月24日的函件,毫無避諱中國葡萄酒目前正面臨國外葡萄酒沖擊的現狀,甚至,該協會罕見地指出,這一沖擊是“巨大”的。
據華夏酒報記者掌握的函件內容顯示,由于中國對葡萄酒進口門檻設置較低,并且對多個國家實行低關稅或免稅政策,導致進口葡萄酒在國內泛濫,質量參差不齊,“對國產葡萄酒產生巨大影響”。
華夏酒報記者注意到,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本次在函件中指出,國外葡萄酒產業屬于農業,在免稅的基礎上還享有政府補貼,而我國葡萄酒(產業)屬于工業,在生產設備、設施方面要求較高,生產成本大幅提高,相比之下對國產葡萄酒的沖擊更是雪上加霜。
據悉,當前葡萄酒企業需要繳納的稅費主要包括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扣除增值稅抵扣等因素,企業實際繳稅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0%以上。其中,消費稅率為銷售額的10%。
疾呼降低消費稅率的一個重要佐證,是來自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一則消息。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轉述了該消息。消息表明,今年1—10月份,全國葡萄酒企業總產量同比下降10.1%。且“還將延續走下坡路的態勢。”“整個葡萄酒產業都不景氣,大多葡萄酒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已連續7年下滑。”
據中國酒業協會等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表明,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212家,總產量下滑37.16%,完成銷售收入同比下降9.51%,虧損企業48個,企業虧損面為22.64%。
當日,張裕葡萄釀酒股份公司總經理孫健當選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常務副會長。
延伸閱讀
煙臺是中國葡萄酒的發祥地,也是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授予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擁有160余家葡萄酒生產企業,2018年葡萄酒產量25.3萬千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6.71億元,分別占全國總量的40.22%、54.32%。葡萄酒作為煙臺的傳統特色產業在中國葡萄酒產業當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