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8日,洋河股份、五糧液的總市值分別為1237.6億、1234.8億。洋河以2.8億之差超越五糧液,躍居白酒行業第二。但那次超越曇花一現,很快就再次被五糧液超越,一直延續到2014年12月24日。
24日截至收盤時間,洋河股份市值為821.31億元,五糧液市值為798.29億元,超越23.02億元。
25日截至收盤時間,洋河股份市值為821.42億元,五糧液市值為813.10億元,超越8.32億元。
洋河股份市值超越五糧液,與第一次引發的轟動相比,這次在業內外并沒有引起太大關注。可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北京否極泰投資咨詢中心執行合伙人董寶珍認為,”不是不可思議,是對洋河經營模式優勢的反映!”
歷史上,五糧液也有輝煌的時刻,它的市值巔峰在2007年10月15日。當日五糧液收盤價為51元/股,上漲4.63%。市值創下了歷史新高1937.5億,高出貴州茅臺157.7億。
如今,貴州茅臺的市值是2122.17億元,比洋河股份、五糧液、瀘州老窖加起來還要多。應該說,無論是業績、利潤還是資本市場,貴州茅臺的地位,短期內都是不可撼動的。
而行業第二的位置,五糧液坐的并不穩固。洋河股份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3億元,同比減少5.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8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1.45%。五糧液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0.68億元,同比減少21.3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7.07億元,同比下滑33.74%。
無論是業績還是利潤,五糧液的下滑都超越了洋河股份。照這樣的下滑速度,洋河股份在2015年將超越五糧液,登上行業第二的位置。這次市值的超越,對洋河股份來說,具有標志性意義,在某些指標方面,它已經超越了五糧液。
這對五糧液是一個警醒,如不盡快的進行調整、改革,找到一條有效的發展道路,它將不再是“世界的五糧液”,排在貴州茅臺后面的,將會是洋河。(來源:白酒上市公司)
洋河市值再次超越五糧液都釋放了哪些信號?
——盛初營銷總經理柴俊獨家解讀
市值是資本市場的一個數字,我們更關心的是數字背后的邏輯,我們也無意去對比兩家企業的優劣,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一現象背后釋放了哪些信號?
信號一:堅持是戰略的前提,甚至敢于堅持本身就是一種戰略(狹路相逢勇者勝!)
2014年行業形勢倒逼很多酒廠主導產品價格全線倒掛,而洋河的主線產品并沒有出現價格的波動,核心的大單品海之藍、天之藍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從2014年初行業大部分企業祭起“以價換量、以促代銷”的大旗時,洋河卻采取不考核經銷商任務,不給經銷商壓貨,更加堅持市場定位、強調做好市場下沉:下沉到終端、下沉到鄉鎮、下沉到消費單元。
這種戰略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反應了企業的自信,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信號二:組織是戰略的支撐,如果沒有人去干,再好的想法也等于零
如果說品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經濟實力,那么地面隊伍就相當于一個企業的國防力量,認為“品牌可強就不需要做渠道”只是在過去行業泡沫式發展時期的階段性產物,當行業回歸理性的時候,企業市場化的能力最終還是決定著企業的發展空間,世界上很多快消品類里面品牌第一的企業,基本上也是渠道能力第一的企業,比如說可樂里面的可口,日化里面的寶潔……
洋河無疑是酒行業“兩手抓、兩手硬”的典范,強大的組織保證了戰略方向、政策方針的快速而有效的落地執行。而一個企業組織優勢的建立和打造往往最需要時間和過程,競爭對手想要短期超越幾乎不太可能。
信號三:創新是戰略的靈魂,持續創新往往帶來的是持續領先
從以味定型的“綿柔型”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到以口感論品質的“微分子”對白酒大健康的追求,無一不看到的是洋河打造白酒亞品類的創新理念;從洋河1號APP的運營,到互聯網中心的組建;從“星得斯”在進口葡萄酒品類的戰略意圖和重視程度,甚至到“領跑飲品行業”的愿景提出,我們已經看到洋河已經不再把自己定位成一家白酒企業。
正如洋河藍色經典的品牌主張——男人的情懷,通過以上解讀,我們看到了一家頗具情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