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生產商在行動
2017年11月,法國國家農業研究所(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簡稱INRA)和蒙彼利埃農業機構SupAgro Montepellier共同舉辦了一次氣候變化會議,試圖促使法國南部的釀酒商實行共同政策來適應氣候變化。
“過去十年間,一些傳統葡萄酒產區因遭遇干旱、洪水、病蟲害而產量大幅下降,這些都是氣候變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INRA的Marc Nougier表示,“如果我們現在不采取措施,朗格多克—魯西榮(Languedoc)地區可能有相當一部分農業生產無法繼續,這可能不會出現在下一個10年,但很可能出現在2050年以后。而當地許多地區幾乎完全依賴于葡萄酒生產,在這種現狀下,科學家和研究機構有責任積極應對,找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歐洲各地的主要生產商也紛紛行動起來,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
“一段時間以來,奧納亞(Ornellaia)酒莊已經減少美樂(Merlot)的種植,增加更耐旱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品麗珠(Cabernet Franc)。”該酒莊釀酒師Axel Heinz說道。此外,該酒莊還改變了葡萄園管理方式,保留更多的樹葉保護葡萄不被灼傷,一些葡萄園還采用了杯型架勢(gobelet pruning)。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西班牙Castilla y Leon地區,氣候變暖迫使生產商不得不種植丹魄(Tempranillo)以外的葡萄品種。
減少碳排放,拯救“風土”
在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風土(terroir)”中,氣候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但隨著氣溫的升高,波爾多將成為新的朗格多克,赤霞珠會在沃爾奈(Volnay)很好地生存,但法國南部大部分地區已經不適合種植葡萄。
勃艮第北部最著名的葡萄種植區產區夏布利(Chablis)也同樣如此。如今,你越來越難將一杯夏布利和其他多數勃艮第白葡萄酒區分開來。在全球性的氣候變暖與釀酒方式變化的共同作用下,夏布利的經典特征已然模糊。再過50年,加州霞多麗與夏布利的品酒筆記會不會驚人的相似?
香檳產區將無法出產世界級別的起泡酒,卻將能釀制出相近于目前勃艮第產區的黑比諾(Pinot Noir)。
當然,這一切并不會在一夜間發生,而相關國際組織也正在尋找防止碳排放增長的長期有效方案。而且,葡萄酒行業也會尋求跨產區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對抗氣候變化。但目前的跡象表明,全球氣溫毫無疑問還將繼續升高。除非西方國家以及中國等重污染國家都能采取切實有力的國內政策,葡萄酒業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