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不少醬酒產品在市場上已出現庫存高企、動銷不暢的現象,醬香基酒仍然走出了獨立的上漲行情。
“本月初接到了廠家的漲價通知,特級茅香從248元/斤漲到了280元/斤,優級茅香從198元/斤漲價到了219元/斤,一級茅香從170元/斤漲到了195元/斤。”河南的醬酒開發商楊碩對酒業家說。
酒業家在市場走訪中發現,楊碩面臨的情況不是個案。仁懷多家腰部酒企負責人向酒業家證實,進入12月份,臨近元旦、春節酒水消費高峰期,基酒供不應求,價格普漲上漲。盡管不同酒廠、不同等級的基酒價格不盡相同,但漲價15%-20%已成普遍現象。
一邊是部分醬酒產品在終端的滯銷,另一邊是醬香基酒價格的持續普漲,這背后有何玄機?醬香基酒的新一波漲價潮意味著什么?
01、醬香基酒再掀漲價潮
“基酒價格上漲了15%左右。”在仁懷開發了醬酒產品的深圳市國洋酒業供應鏈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李鵬告訴酒業家。
“老年份基酒的庫存量的確是非常少,價格漲得快,上半年350元左右(一斤)就能買到的15年坤沙基酒現在已漲到了400元以上(一斤),20年以上的坤沙基酒每斤漲到了800元以上。”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常務理事席康說。
“我們每年調一次價,今年漲價10%,新釀的坤沙酒每斤漲價了40元,年份酒幾乎每斤漲到200元以上。”仁懷一家腰部企業負責人陳總表示。
在調研中,酒業家注意到,大多數腰部及以上酒企的基酒價格一年漲一次,漲幅在20%-30%左右,而部分中小規模酒企的基酒漲價則是“小步快跑”,漲價幅度不高但頻次較高。
以某中等規模酒企業為例,其特級茅香基酒在年初、年中、年末的價格分別為228元/斤、248元/斤、285元/斤;優級茅香基酒的年初、年中、年末價格分別為179元/斤、198元/斤、219元/斤,一級茅香基酒的年初、年中、年末價格分別為155元/斤、170元/斤、195元/斤。
整體來看,醬香基酒的價格在今年走出了一條一路向上的軌跡,從年初到中秋、國慶前的漲價幅度在10%左右,從11月之后的漲幅較大,約為15%-20%,部分品牌雖然只漲了一次,但在配額外的價格漲幅最高達到了50%。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漲幅過大、頻次過高的酒企,正試圖通過返利、召開品鑒會等形式安撫、挽回開發商,或者將漲價計劃延遲到明年初。
此外,酒業家還注意到,不同酒企面對基酒漲價行情的動作也不相同:資金、基酒貯備雄厚的酒企,即使基酒漲幅達50%也不出售,而投資基酒、急于回籠資金的酒企,在基酒價格上漲了30-40元/斤后就已出貨。
02、醬香基酒價格普漲的多個理由
“今年上半年醬酒熱度達到頂峰,仁懷出現大量倒基酒的商人,催生了倒基酒生意,酒剛烤出來就被人以30-35元不等的價格收走。”仁懷一家醬酒企業負責人表示,出售基酒曾是仁懷市大多數酒企的生存之道,今年上半年醬香基酒的漲幅高達到50%,不少缺乏品牌張力的小作坊、小酒企在高位快速出貨。
“2012年釀的基酒存量賣得差不多。新烤的酒還沒有接上,青黃不接的時期,產供的時空錯位的背景下,基酒價格上漲是必然事件。”這是在酒業家調研中不少中小酒企老板們反饋的共同心聲。
在行業人士看來,2013年白酒行業和醬酒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為仁懷儲備了不少優質基酒,但隨著兩年多的“醬酒熱”推進,市場消化了大量的基酒庫存,優質基酒的供應量已顯不足,而各酒企在本輪“醬酒熱”中增加的產能受醬酒生工藝的限制,最快也只能在2023年之后才會釋放出來,因此造成了優質醬香基酒的供應陷入階段性“青黃不接”的窘境。
此外,開發商的涌入,也是仁懷基酒大量消化的主要原因。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仁懷共有25181個酒類相關市場主體,其中5275家為2021年新增。而根據遵義市工業和能源局在回復《遵義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23號建議》時披露的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仁懷市已獲得SC證的白酒生產企業共計350家,全市登記備案的白酒生產加工小作坊915家。也就意味著,酒廠數量和產能并沒有大幅度增加,新增的市場主體以開發商和銷售公司為主。“水庫里的水量沒增加,但出水的水管多了,水庫的水就不夠了。”有仁懷酒業人士這樣形容道。
“基酒價格上漲,主要有供需矛盾、成本上漲、品牌競爭策略這三方面的原因。”資深醬酒專家、權圖醬酒工作室創始人權圖向酒業家表示:
從供需角度來看,醬酒熱始于2018年,但酒企的大規模擴產是從2019年-2020年,由于醬酒生產的周期性特征,所有主流醬酒企業在2023年之前都非常缺酒,供需矛盾的突出,這是漲價的首要原因。
其次,基于原料、人力、環保等成本的上漲,基酒價格上漲是順其自然的事。
從原料端來看,今年7月中旬仁懷遭遇大風暴雨,本地紅纓子高粱出現較大面積欠收,高粱收購價從3元多上漲至4元多,漲幅超過20%。
從生產物料方面來說,去年租窖池為2萬元/口,今年漲至4萬元/口,污水處理去年一口窖池1.2萬元,今年漲至1.5萬元。
人力支出方面,去年烤坤沙酒人力成本為3.2元/斤,今年漲至3.8元/斤,加上今年的少則百萬多則千萬的技改成本,綜合估算,每斤基酒生產成本增加5-6元/斤。
最后,漲價也是一些廠家的品牌競爭策略。千元價格帶是很多酒企難以觸及的市場,但500元-800元價格帶正好是目前主流醬酒企業大單品進行排位賽的價格帶,考慮到競爭關系以及未來品牌的占位和高度問題,不排除廠家跟風漲價的可能。
03、醬香基酒的價格仍將看漲
對醬香基酒的新一輪漲價潮,觸動最大的群體當屬醬酒開發商們。
廣東的醬酒開發商顏總對酒業家說:廠家的漲幅大,而開發商不能完全直接把所漲的價轉嫁給分銷商和消費者,這意味著開發商的利潤空間被壓縮。
有醬酒開發商表示:“極個別酒企一年漲幾次,頻次高、幅度大,忽略渠道端和消費端的接受程度,開發商終止合作的現象在所難免。”
“基酒漲價,一方面增加了開發新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將一些企圖以低價低質醬酒進入市場的開發商阻擋在外,但我們更關心的是,提價是否意味著提質?”深圳的醬酒開發商張星國告訴酒業家,對于廠家的小幅度漲價能接受,但前提是酒質能匹配價格。
對于醬香基酒的這波漲價潮,開發商群體各有感觸,而他們最為關心的是,醬香基酒供應緊張的情況多久才能緩解?醬香基酒的價格未來是否還會上漲?
酒業家綜合仁懷產區的產能情況和多位行業人士觀點,判斷:未來幾年優質醬香基酒的價格持續上漲將是大概率事件。
從投產情況來看,今年8月仁懷市啟動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四改一建設”,仁懷累計有580余家酒企啟動“四改”工作,申請驗收331家,驗收通過283家,按照“四改”通不過不能下沙的原則,對于1265家酒企業來說(獲得SC證的白酒生產企業350家,小作坊915家)來說,仍有1000多家企業未能下沙,按照傳統醬酒至少貯存3年的工藝要求,未來幾年基酒供不應求的狀況還將加劇。
權圖表示,預計在2023年,大部分主流醬酒企業的擴產產能才開始釋放,到2025年,產能供需矛盾可基本緩解過來,屆時,基酒的漲價幅度和頻次將有所緩解,“也就是說,主流醬酒企業在2023年之前都是非常缺酒的。”
“雖然醬酒在渠道上有降溫的趨勢,但消費者的熱度和對醬酒的品質追求、購買能力已經提升,醬酒市場的需求基本面依然向好,這成為廠家提價的底氣。”北京輝發部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金貴認為:“醬香基酒的提價,會自然淘汰一批開發商,加速行業品牌化和集中化進度,進一步凈化市場。貼牌少了,而渠道需求沒有變,將有效遏制開發商的行業內卷。”
目前,醬香基酒價格上漲的連鎖效應已傳導至產品端,部分醬酒品牌和產品已先后發出漲價通知。(原標題:獨家丨坤沙基酒普漲15%-20%,醬酒再掀新一輪漲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