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三季度傳統白酒行業可謂是哀鴻遍野,大環境的不景氣導致各大品牌白酒開始放下“國酒”的身份,紛紛加入“民酒”的紅海進行廝殺,白酒行業的競爭從渠道競爭向品牌競爭轉變。與傳統渠道相反,線上渠道開始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一時間線上渠道仿佛成為白酒行業的新藍海。隨著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等由政府部門認定的“金杯銀杯”被國家禁止用于企業宣傳,百姓消費參考已經進入大數據下的民意口碑風向標時代。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千龍網輿情監測分析中心)作為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CSISC)戰略合作單位受權發布《2014年三季度中國白酒品牌口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氛砹讼嚓P線上白酒品牌300多個,篩選出了共計31個比較活躍的白酒品牌作為監測研究對象,從品牌知名度、消費者互動度、質量認可度、企業美譽度、產品好評度及品牌健康度等六個維度對這些品牌進行了公平監測和評價。
從2014三季度白酒行業網絡口碑總體上來看,白酒品牌網絡口碑指數較高的品牌以中高檔酒為主,茅臺再次獲得白酒品牌網絡口碑的第一名,瀘州老窖在本研判期間上升一個名次位列第二,郎酒上升兩個名次,位列第三,但兩者并沒有與其他品牌拉開較大差距;與上研判期相比,榜單前十中,各個白酒品牌口碑指數大小排序互有更迭,整體變化不大,汾酒、沱牌以及舍得滑出榜單前十之列,牛欄山、古井貢酒及紅星擠入榜單前十。
品牌知名度方面,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三大白酒品牌的知名度指數分占前三。此外,汾酒、郎酒、劍南春也保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指數,從劍南春之后,其他品牌的網絡知名度指數差距不大,基本在一個水平之上。整體來看,品牌網絡知名度的排名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網民對線下白酒品牌知名度的慣性印象,各白酒生產企業在品牌網絡知名度的塑造方面,有很大的塑造空間。
品牌消費者互動方面,茅臺的互動度指數可以用一枝獨秀來形容,茅臺在微博、微信以及論壇中都得到網民的大量討論和互動,在本研判期間茅臺再次獲得第一的成績。汾酒、瀘州老窖分列第二、第三,之后的品牌消費者互動度指數之間差距不大,白酒生產企業對自媒體平臺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
質量認可度方面,茅臺和五糧液位置互換,茅臺上升一個名次位列第一,五糧液則下滑一個名次位列第二,但兩者在質量認可度方面都得到了較高的分值。排名第三的水井坊在本研判期表現亮眼,獲得較高質量認可度,品牌質量認可度指數在洋河藍色經典之后,各個品牌之間的指數差距進一步縮小。
企業美譽度方面,汾酒在本研判期表現較好,在品牌企業美譽度榜單中獲得榜首,汾酒集團在企業公益、社會責任以及技術創新方面綜合表現良好。五糧液、茅臺分列第二、第三。整體來看,白酒生產企業普遍對公益事業以及相應的社會責任都保有一定的關注,各大品牌之間的差距不是很大。
品牌產品好評度方面,瀘州老窖產品好評度最高,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擁有較多的好評。其次是洋河藍色經典,牛欄山緊隨其后,位列第三。從電商平臺的數據來看,網民對于中端白酒青睞有加,白酒品牌產品好評度整體分布上呈現中端白酒獲得較高的好評。高端白酒和低端白酒則受制于線上銷售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契合相應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
品牌健康度方面,伊力特、景芝酒以及雙溝酒都獲得較高的健康度指數,三者分列前三。整體來看品牌健康度前十的品牌健康度指數都比較高,且相差不大,對品牌網絡口碑總指數的侵蝕都比較小。受銷量和關注的影響,一些大品牌則有“樹大招風”之勢,例如,茅臺、五糧液等品牌在本研判也爆出較多的負面信息,影響了品牌健康度指數。
2014三季度白酒行業品牌網絡口碑TOP 10構成解析
在2014三季度白酒行業品牌網絡口碑分析中,主要品牌的網絡口碑構成優勢各不相同。茅臺、瀘州老窖、郎酒、汾酒以及五糧液等品牌的品牌指數構成都呈現健康度指數占比較大的現象,而其他維度則表現均勻,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白酒行業負面頻發的現狀;洋河藍色經典以及牛欄山則是產品好評度占據較大比例。下圖是幾個品牌的構成明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