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以“承歷史文脈 傳歲月濃香”為主題的五糧液文化傳承論壇暨五糧液文化研究院成立儀式在宜賓隆重召開。來自中央國家部委、省市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新聞媒體等領域的300余位嘉賓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通過主題演講、開放對話等形式,圍繞白酒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展開了廣泛探討。此外,五糧液文化研究院成立儀式也同期舉行。
傳承白酒文化 文化自信是根基
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道德規范、思想風貌及行為特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在致辭中認為,一個企業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從三方面加強文化建設。一是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二是把握文化傳承的方向,三是提升文化品牌的價值。同時,朱宏任強調,近年來,五糧液持續加大文化和品牌建設力度,在做精做優產品的同時,加快走出去步伐,與國際名酒攜手,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也充分詮釋了五糧液天地精華、民族精神、世界精彩的品牌內涵。
知名財經作家、890新商學、藍獅子出版創始人吳曉波闡述了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內在關系。吳曉波指出,回望五糧液過去40年的發展,其產值與品牌和消費認知,與整個中國本土文化歷史的書寫有非常大的關系。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喝白酒,這就是一種文化迭代和經濟發展同步產生的結果。
據了解,長期以來,五糧液無論是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截至目前,五糧液擁有窖池3.2萬余口,其中最老的明代古窖池群從1368年連續使用至今,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成為中國白酒行業乃至中國歷史文化界的寶貴財富。此外,2005年,五糧液的明代古窖泥作為唯一的活文物,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2012年五糧液老作坊進入了白酒老作坊申遺項目。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核定五糧液窖池群及釀酒作坊為國家的工業遺產。
對此,宜賓市委常委李靜在致辭中給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近年來,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推動下,以五糧液公司為代表的宜賓白酒產業更加行穩致遠。今年,五糧液即將跨越千億臺階。繼承和發揚白酒文化,不僅是企業發展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文化自信是更清楚、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深入挖掘中華優秀酒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斷推陳出新,才能讓中國白酒文化展現出永久生命力和強大的感召力。
傳承白酒文化 五糧液文化研究院成立
在與會嘉賓見證下,由五糧液集團、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發起的五糧液文化研究院正式揭牌。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任研究院院長,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后強任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同時,聘任了一批頂級專家作為學術顧問、特聘專家及特聘研究員。
其中,研究院學術顧問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康振生,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上海交通大學建筑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等頂尖專家和文化名人。
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致辭中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而文化建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品牌文化的建設,優秀的品牌文化可以賦予品牌強大生命力和非凡的擴張能力,品牌蘊含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存在的價值構成了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今天研究五糧液文化,就是從更高的站位來推動民族品牌,保護好文化遺產,傳承好優秀傳統,構建好價值表達,使“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更加充分地展示“天地精華、民族精神、世界精彩”。
在業內人士看來,白酒歷經千年傳承至今,已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獨特、最鮮明的符號。如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白酒消費升級、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如何讓文化助推白酒實現轉型升級,已成為全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梢灶A見的是,在此次文化傳承論壇以及五糧液文化研究院成立的推動下,未來白酒文化無疑會進一步向前發展,進而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