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ST皇臺發布公告表示,因未履行蘭州中院法律文書中對公司采取限制措施確定的義務,蘭州中院將凍結、扣劃皇臺酒業在銀行賬戶內存款81166.47元。同時,ST皇臺收到民事判決書,要求其在十五日內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共計約2612萬元,而早前中央刊發了關于禁止上市投資幼兒園的文件更為皇臺的第四次跨界之旅埋下了失敗的可能。
曾經在白酒行業,流傳這么一句話“南有茅臺,北有皇臺”,可見業界對皇臺的認可度之高。早在2000年8月,位于甘肅的皇臺酒業便在深交所上市。彼時,國內一干后來風光無限的一、二線品牌尚未完全起步,即便是如今市值上千億的貴州茅臺也在一年后才在上交所上市。
然而,20年不到的時間,在數次股權更迭的背景下,這家中國白酒企業上市的先驅者被企業領導人硬生生從一個王者段位變成了青銅段位,數次面臨退市的風險,整體情況每況愈下,成為行業的負面典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業績亮眼的光輝歲月
皇臺集團于1998年由甘肅皇臺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麗澤隆科貿公司、蒼南縣迪科技術發展公司、 上海人民印刷八廠、安陽市長虹彩印企業集團共同發起成立。早年的皇臺曾被評為中國飲料制造業最佳經濟效益500強。在1994年的第二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皇臺酒與茅臺酒雙雙榮獲金獎,而“南有茅臺,北有皇臺”也是在那時流傳出來的。
據公開報道顯示,早在1997年皇臺的銷售額就已經到到了1.3億元人民幣,當時市場上一度出現了消費者持幣待購而不得的情況。
2、亂象頻生的十年風云
時間進入2000年8月7日,皇臺酒業在深交所上市。次年11月,皇臺集團將所持有的皇臺酒業法人股劃轉給了北京皇臺商貿公司持有,但性質仍為國有法人股。劃轉完成后,皇臺集團不再持有皇臺酒業任何股份;張景發為皇臺酒業法定代表人。
為了配合這次股權劃轉,皇臺集團以其擁有的位于甘肅武威的皇臺大廈作價6199萬元償還其拖欠皇臺酒業的債務,在抵銷債務之后的余額作為上市公司的負債管理。股權劃轉后,皇臺商貿成為皇臺酒業的大股東,而皇臺商貿是皇臺集團的獨資控股子公司,兩者的實際控制人都是武威市涼州區國有資產管理局。也就是說,皇臺酒業的實際控制人沒變,只是大股東之間換了“馬甲”。
而后,時任皇臺酒業董事長張景發100%控股的武威鼎泰亨通有限公司,在2003年7月被張力鑫以實物資產作價1.495億元進行增資,占比60%。也由此,張力鑫成為鼎泰亨通名義上的控制人。短短5個月后,按照原國家經貿委等八部委《關于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實施辦法》的文件精神,皇臺酒業大股東—皇臺商貿實際控制人皇臺集團,對皇臺酒業進行了改制,將其持有的皇臺酒業近半數的股份轉讓給了鼎泰亨通,鼎泰亨通由此成為皇臺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其后,張景發任董事長的北京皇臺商貿資金緊張,開始進行國有法人股拍賣,持股比例逐步下降,鼎泰亨通被動晉升為第一大股東,張景發之子張力鑫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這樁交易的傳奇之處在于,2003年,張景發和張力鑫的父子關系當時是個秘而不宣的機密信息。直到2005年,股權轉讓完成兩年后,上市公司才以“工作人員失誤”為托詞披露了張氏父子原來真的是父子關系。至此,一家原本國有控股的上市企業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變身成為私人企業。
更讓人驚嘆的是,參加工作僅4年的年輕人張力鑫竟然擁有投資1.47億元的能力。而其董事長張景發的年齡和總經理張力鑫也頗為神秘。2002年年報,董事長張景發60歲;到了2003年年報,數字成了59歲;2004年年報顯示,張景發61歲,總經理張力鑫30歲;2005年年報二者的數字分別為62和31;到了2006年半年報,董事長與總經理的年齡又變成了61歲和30歲。
同樣讓人感到疑惑的是,2005年初,皇臺酒業與鼎泰亨通簽署了《資產置換協議》,皇臺酒業置換來的是一塊用于種植葡萄的農用地,而被置換出去的資產卻是曾被皇臺酒業作為盈利點予以收購黃羊糖廠。然而,據皇臺酒業2002年至2004年的信息披露,自2001年皇臺酒業以募集資金收購該糖廠以來,這部分資產就沒有發揮過效益?山涍^快訊君測算發現同樣是農用地,置換出去的閑置資產轉手租賃立馬就值錢起來一進一出價值就相差一倍。
彼時,中國白酒行業進入黃金十年,茅臺、五糧液、洋河、今世緣、郎酒、勁酒等酒企通過國有企業改制,紛紛激發了自身活力,特別是洋河改制后憑借藍色經典系列一躍而起扭轉了瀕臨破產的危局。與此同時,同樣經過改制的皇臺卻陷入組織混亂,人才流失的尷尬境地,僅2005年就虧損了1個億。隨著2008年張景發的逝世,皇臺酒業陷入了張氏子女股權糾紛的官司之中。兩年后,無心亦無力經營皇臺酒業的張力鑫,將鼎泰亨通持有的20%皇臺股份轉讓給上海厚豐投資,由此皇臺酒業進入到了厚豐時代。
3、激蕩起伏的重組之路
新人新氣象,按理來說新控股股東的入主一般都能給公司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然而事與愿違的是,大股東更換后公司的業績沒能更上一層樓不說,反而每況愈下。
根據時任皇臺股份總經理李學繼的表述,2010年皇臺酒業大股東易主、董事會改組后,企業的經營管理層得到加強,皇臺酒生產恢復、產品升級、營銷步伐加快、技改提速,生產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1年,皇臺實現營業總收入1.05億元,201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億元,通過新的資本入股皇臺仿佛迎來了新生。
據李學繼介紹,作為區域強勢品牌,皇臺在武威銷量1.3億元,占40%的絕對份額;通過板塊化運作,在作為省內白酒消費風向標的蘭州市場, 皇臺品牌已具一定的影響力,其中2011年開始推廣的主打產品皇臺“紅六鼎”,在2012年實現了銷量大幅增長。然而,隨著2013年全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皇臺酒業的復興之路戛然而止,再度陷入虧損。
此外,雖然上海厚豐是第一大股東,卻不能在皇臺酒業當家做主。在上海厚豐入股后,有著政府人脈的盧鴻毅曾提出了一系列振興公司的收購方案,但是卻遭到了張力鑫的鼎泰亨通和二股東北京皇臺商貿多次否決。
2012年10月,皇臺酒業計劃向上海厚豐實際控制人盧鴻毅等投資者發行1800萬股募集1.91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及貸款,并提升盧鴻毅對上市公司的控制力。但由于上市公司與上海厚豐之前的控股股東北京鼎泰亨通存在重大訴訟,非公開事宜無法推進;
2013年9月,皇臺酒業計劃向上海厚豐等投資者非公開發行5500萬股,募集4.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此次發行可使盧鴻毅對上市公司的控股比例提升至30%以上?捎捎诒本┒μ┖嗤ㄔ俅翁岢鲋俨蒙暾,該方案在股東大會過會后,過了有效期而再次終止;
2014年6月,公司計劃向上海厚豐的關聯方發行不超過1.9億股,募資14億元進軍保健品行業并補充營運資金,上市公司股價也因此飆漲,但該方案由于大股東上海厚豐回避表決,被二股東北京皇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否決。
同年,皇臺酒業發布公告,要與瀏陽河重組,但由于皇臺酒業在打官司,瀏陽河自身被曝“資金鏈面臨斷裂”,重組宣告失敗。公司易主之后的歷次重組轉型,都因為老股東的阻擊而泡了黃湯。上海厚豐在一場場鬧劇般的重組+否決中,精疲力盡。重組和并購的失敗,讓盧鴻毅等人十分失望,于2015年從皇臺酒業抽身而出,由新股東新疆潤信通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接手上海厚豐,也順手接下了皇臺酒業的爛攤子,而80后少女吉文娟也成皇臺的新掌門。
4、撲所迷離的酒業三國風云
雖然皇臺酒業更換了新的掌門人,但吉文娟從上任伊始就被懷疑是代持股份,快訊君通過天眼查發現,接盤張力鑫股份的厚豐投資,是專門為了這次收購而剛剛成立7天的新公司;接手上海厚豐的新疆潤信通,則是在上海厚豐準備轉讓股權而停牌的3天后,才成立的。而新疆潤信通總經理名為沈巍,與德隆原行政總經理同名。
重組完成后,皇臺酒業實際控制人搖身一變為德隆系新疆屯河(中糧屯河前身)前任總經理,具有20多年番茄行業經驗,被譽為國內番茄行業第一人,驍勇善戰,被人稱為追求"每戰必勝"勇將的張國璽。
2015年4月16日,股權轉讓完成當日,皇臺公司即公告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停牌;5月份,換了新主人的皇臺酒業與北京鼎泰亨通達成和解,彰顯新股東重組實力和決心。4個月后的8月9日,皇臺酒業拋出33億現金非公開發行預案進軍番茄行業,擬以新疆為基地,整合新疆乃至國內番茄行業,同時拓展歐洲、美國銷售渠道,打造番茄帝國。
新的大股東一心想拓展業務,但其他人答應嗎?不出所料,在隨后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上,被譽為“常否將軍”的北京皇臺商貿對本次增發方案投了否決票,理由是認為皇臺酒業應該專注白酒主業,不應該進入利潤率不高的番茄行業。但這次否決并沒有阻止方案被股東大會通過。
自此以后,同此前盧鴻毅當政的情況一樣,自從新股東控股皇臺,二股東北京皇臺商貿幾乎對所有議案都投了否決票,大有“一站到底”的態勢。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即便二股東投了否決票,可這次由張國璽主導的重組方案最終卻在股東大會通過了。面對上市公司起決定性作用的股東大會所認可的方案,二股東似乎已經無法對重組實現掣肘?墒虑榈陌l展卻出人意料的出現反轉。就在方案通過不久后,二股東隨即以歷史債務問題將皇臺酒業告上法庭!
2016年1月26日,皇臺酒業發布公告稱因訴訟問題,公司非公開發行方案已停滯不前,同時公司欲和其他方進行重組。面對強大的反對勢力,“番茄大王”張國璽也無力回天。3月15日,重組方案浮出水面,公司擬采用發行股份購買北京飛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但雙方未達成一致,重組再次失敗。
之后的一年時間里,皇臺陷入了整體的人事動蕩,包括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董事、證券事務代表等高管紛紛離職,尤其是原董事長盧鴻毅因個人原因的“一辭到底”更是將皇臺酒業的高管離職潮推向了高峰。
5、迷霧迭起的失蹤風波
隨著原德隆系舊將胡振平進入皇臺酒業擔任董事長,皇臺的高管離職風波被告一段落。但遺憾的是,本以為新的董事長能夠帶領皇臺走出頹勢,但從胡振平入主皇臺酒業的17個月來看,官司纏身、管理混亂等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改觀。2018年初的一則消息更是將皇臺進一步推向了退市的深淵。
2018年1月底,皇臺酒業稱在2017年末至2018年初進行的年終存貨盤點中發現,成品酒存在庫虧約6700萬元的嚴重問題;逝_酒業稱,上述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如若核實,將對公司造成重大損失,總體損失金額公司仍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2月8日,皇臺酒業還發現存在相關人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的線索與部分事實。由此,含6700萬元在內的涉案金額總計高達億元以上。查詢皇臺酒業產品價格,“失蹤”的庫存可對應約100萬瓶酒。
這么大規模的庫存“人間蒸發”這在其他企業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一方面因為2016年以來行業走出深度調整期,酒企紛紛通過各種手段去庫存降低資產負擔。另一方面一箱產品從生產但入庫再到出庫前后有著完整的手續流程,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6700萬元的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之后武威市涼州區公安局下發的《不予立案通知書》則為此次丟貨事件增添了新的迷霧。而根據甘肅政界高層人士的表述,皇臺酒業庫虧事件并未因涼州區公安機關不予立案而劃上句號,此案已引發關注,或將移交甘肅更高級別的部門處理。
6、如此折騰為哪般
2017年7月23日,*ST皇臺與深圳市中幼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幼教育)簽訂了《關于投資中幼教育集團的框架性協議》,擬投資不超過2.5億通過增資或股權受讓的方式取得中幼教育的控股權,該事項涉及重大資產重組。
可經過一年的籌劃,皇臺酒業沒能迎來跨界重生的春風,反而收到了中央關于民辦幼兒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的一紙通知。
就在該文件下發的前幾天,皇臺酒業剛剛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將旗下子公司轉讓給大股東厚豐并獲利1284.78萬元。時隔一周后,皇臺又發布公告稱擬將其成立僅兩日的唐之彩公司出售給大股東厚豐。一手賤賣原先的葡萄酒公司,一手又籌建新的葡萄酒公司,皇臺究竟想干嘛讓人看不懂。
7、以史為鑒的皇臺啟示錄
縱觀皇臺近20年的發展史可謂精彩紛呈,如果說前10年的頹廢是因為國企改制導致企業陷入經營的混亂,那么后8年更多的是因為資本的糾葛導致引發的人為災禍。當眾多酒企憑借前一個黃金期賺的盆滿缽滿之時,皇臺卻陷入了自己的圍城;當行業深度調整期來臨酒企紛紛聚焦主業求生存時,皇臺卻拿起了跨界資本的新玩具;當新的發展期來臨時,皇臺卻積重難返前路渺茫。
回過頭來看,主業不振、戰略搖擺、官司纏身等一系列問題在過去的近20年里始終桎梏著皇臺酒業的發展,而內部股東之間的齟齬對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其實縱觀中國酒業,資本方面的入股和并購并不是新鮮事,僅2018年就有娃哈哈加持旗下酒企股份、川酒集團成為敘府酒業大股東、綠地集團進軍白酒產業等等。此前和君咨詢高級合伙人李振江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隨著馬太效應的日益增加,接下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加劇。
李振江說,“外來的和尚能否念好經,這取決于行業外的資本對于行業內的認知度與理解度是否站在更高的層面考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行業內入股收購成功的案例都是酒企內聯動,而行業外的跨界投資成功案例則鳳毛菱角;逝_近些年來的沉淪除了企業本身的固有頑疾,同資本方不了解酒水行業的運行,盲目拓展其他業務導致企業重心迷失有分不開的關系。
通過皇臺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業外資本要選擇介入到酒水行業,首先應當理清思路,提高自身對整個行業的理解避免盲目發力,依靠對酒水行業本質的理解和對市場及商業變化的清晰判斷來進行企業的創新。
這一點上,投資收購國臺的天士力就有著非常明確的定位。由于在國臺的戰略方向以及資本運營上,天士力有一套非常明確的思路,國臺近年來獲得了比較長足的發展,整體業績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而缺乏對行業深度了解的聯想控股、維維股份、軒尼詩等資本巨頭只能黯然離場。
同時,就企業本身而言,雖然近年來行業內有茅臺涉足白酒、證券、保險、文化旅游、房地產等多個領域,五糧液投資制藥、服裝、輪胎和汽車制造等多個行業這樣的先例,但基本都是酒企依托自身主業開展的多元化經營或資本層面的合作,像皇臺這樣主業尚未穩固,就一心想拓展副業的行為幾乎沒有。目前,唯有酒企跨界投資理財和辦銀行,“錢”景相對穩定可觀,但這樣的投資對酒企而言畢竟屬于陌生領域,能否健康持續也有待觀察。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隨著產業集中化趨勢加強,業內生態資源的垂直優化整合正進入新時期。在目前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圈中,對酒企而言當務之急是聚焦主業,鞏固現有成果,并對自身進行清晰地定位,才能更好地應對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