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2012年度營業收入為272.01億元,與2011年度的約203.51億元相比,有高達近70億元的增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有近38億元的大幅增長。時間進入2013年,業績連續十年持續高漲的勢頭戛然而止并急轉而下。五糧液發布的2013年年報顯示,2013年五糧液營業收入為247.19億元,與2012年相比,跌幅為9.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有19.75%的跌幅,從2012年的約99.35億元降為約79.73億元。進入2014年,五糧液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33.74%,而第三季度的跌幅進一步拉升為46.26%。
瀘州老窖2011年度營業收入約為84.28億元,2012年增長為115.56億元,到了2013年其上升勢頭停止,降為104.3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從2012年的43.90億元降到2013年的約34.38億元。進入2014年,瀘州老窖再次出現雙連跌,僅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跌幅就高達67.64%。
四川沱牌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沱牌舍得”)2013年度營業收入約為14.19億元,與2012年的19.59億元相比,降幅為27.60%。2013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約0.12億元,與2012年的3.70億元相比,“鳳凰”變“野雞”,從億元俱樂部跌到千萬元邊緣,跌幅高達96.82%。2014年,沱牌舍得繼續下跌,除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略有穩定外,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仍然延續著18.85%的下跌。
多數酒企將被淘汰 進入轉型陣痛期
四川省經信委的有關信息顯示,自2007年以來,四川省白酒產業連續4年保持年均36.5%以上的高速增長。2011年,四川白酒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478億元,占全國白酒比重的39%;產量309萬千升,占全國的三成。截至2012年,四川省共有33家白酒企業進入全國白酒企業百強,川酒“六朵金花”全部進入全國20強,五糧液穩居行業第一。但與此極為不協調的是,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在四川地區,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1300多家,僅占白酒企業總數的26%,納稅的僅2000多家,2013年規模以上的企業僅304家,白酒行業結構參差不齊,多數酒企規模小效益低,抗風險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損耗了大量行業資源。
2012年后,中央出臺“三公消費”禁令和“八項規定”,白酒行業也先后曝出“勾兌門”、“塑化劑”風波,高端白酒的消費受到抑制,白酒行業自此結束了從2003年開始的“黃金十年”發展期,轉而墜入“深度調整期”。
近兩年來,酒企長期隱藏的深層次矛盾不斷集中凸顯,品牌塑造乏力,產品結構倒掛,產能過剩,競爭無序。而電商網銷尚不能成規模,隨著成本上漲,效益下滑,眾多白酒企業相繼引爆“停產潮”、“倒閉潮”、“跑路潮”。嚴寒之下,大小酒企均不能幸免,尤其以高端酒企、品牌知名度低的小酒企為甚。
白酒行業專家鐵犁表示,由于以前一線酒企占據著白酒行業總利潤的60%,全行業的業績下滑,主要是由高端白酒拖累所致。但也有其他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白酒市場總體環境仍然較為嚴峻,深化調整的趨勢仍將持續,預計明年將會出現大面積的酒企倒閉或被并購,三分之一的酒企將會在此輪調整中被淘汰出局。受大環境的影響,四川白酒行業也將進入一個較長的轉型陣痛期。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白酒市場總體環境仍然較為嚴峻,深化調整的趨勢仍將持續,預計明年將會出現大面積的酒企倒閉或被并購,三分之一的酒企將會在此輪調整中被淘汰出局。受大環境的影響,四川白酒行業也將進入一個較長的轉型陣痛期。
五糧液
2014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4.05億元,同比下降6.59%;
年初至報告期末營業收入為150.68億元,同比下降21.38%。
瀘州老窖
2014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11.38億元,同比下降60.81%;
年初至報告期末營業收入約為47.74億元,同比下降41.47%。
水井坊
2014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1-9月營業收入為2.7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約4.89億元相比,同比下降43.09%。
沱牌舍得
2013年度營業收入約為14.19億元,與2012年的19.59億元相比,降幅為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