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積壓量越來越大,高粱市價也一天天走低。“賣得早還能賣到1.7元/斤,現在1.3元/斤都沒人要。”李書記說,對于種植面積小的農戶來說,按市價賣基本能保證不賠錢。
散戶能做到不賠,大戶則損失慘重。毛老板是陜西漢中人,去年,他和朋友到荊門沙洋、鐘祥合伙投資了40萬元流轉土地試種,當年就賺了20多萬。
今年,毛老板等人在沙洋縣馬良鎮以及鐘祥的石牌鎮、舊口鎮七里湖村共流轉4100多畝旱地種高粱。但合作的酒廠無資金收購,市價又大幅跳水,滯銷高粱近千噸。“沒有銷路,大戶等不起。”毛老板稱,他們合伙投資了340多萬元。按目前市價賣,所種高粱只能賣160多萬元,賠本已過半。
原因透視
無錢可賺 中間商無奈咬牙虧本走量
今年的訂單高粱豐收了,為什么中間商不上門收購?
鐘祥市中間商姜老板已與楊梓鎮火廟村有兩年的訂單高粱合作了。他無奈地說:“此前合作的貴州酒廠無法按承諾價1.8元/斤回購。如果按市價收高粱再運到貴州,肯定得賠錢。”為此,他只得聯系當地小型酒廠進行消化。但小酒廠需要的量不大,滯銷的高粱還有數萬斤。
鐘祥市舊口鎮的中間商鄧老板說,該鎮還有約300噸高粱沒賣出去,涉及農戶100多家,找他要說法的人天天都有。半月前,鄧老板趕赴貴州合作的酒廠問銷路,這才發現高粱在當地的進廠價格已低至1.5元/斤,遠低于去年的2.2元/斤。
經再三爭取,合作酒廠答應以1.65元/斤先收購一個車皮。“一個車皮70噸,廠家讓個兩三萬,我虧一萬多。”鄧老板稱,為了穩定農戶情緒,他不得不低價走量,積壓的高粱賣完估計得虧個七八萬元。
酒業寒冬 茅臺鎮高粱原料嚴重過剩
今年,這些酒廠為何“爽約”?
荊門各地種植的均是紅櫻子高粱,也都是“直供”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釀酒用的。中間商鄧老板合作的酒廠是貴州省神宇酒業有限公司(下稱“神宇酒業”),種植大戶毛老板則直接與貴州省華貴酒業有限公司(下稱“華貴酒業”)簽了購銷協議,兩家酒廠都在茅臺鎮上。
負責神宇酒業高粱收購的王先生直言,因為白酒庫存積壓嚴重,大量資金無法回籠,當地很多酒廠停產。神宇酒業資金鏈斷裂,已停產兩個多月了。“今年的行情太差了。”華貴酒業龍姓負責人說。
王透露,前些年,瓶裝白酒銷得很好,茅臺鎮的白酒廠多了很多,也催生了大量專門生產原漿酒的酒廠。貴州當地的高粱逐漸無法滿足需求,瘋狂擴產的一些酒廠紛紛在省外發展訂單種植,建立酒用高粱基地。
不料,由于近一兩年公務消費的持續收縮,白酒業迎“史上最冷寒冬”,白酒業聚集地茅臺鎮首當其沖。王稱,茅臺鎮曾經有近千家大大小小的酒廠開業,如今的開工率只有10%多一點。歇業的酒廠不可能再買高粱,還在開工的酒廠買高粱的量比往年大大縮減,直接導致今年高粱價格大跳水以及滯銷行情。“年初仁懷開工的酒廠有一兩千家。半月前我去時,這些廠在產的很少,一些大廠庫存的酒夠賣一兩年。”中間商鄧老板說。
王稱,全國各地的高粱涌向茅臺鎮,已出現嚴重過剩,當地農戶的高粱都沒法消化。對此,華貴酒業龍姓負責人表示認同。“市場上傳出供需比已達8:1的說法,一點都不為過。”
專家
抗風險能力低緣于信息滯后
白酒專家賴高淮稱,滯銷的高粱最終可能還得酒廠來消化。據稱,酒用高粱如賣給糖廠、飼料廠制糖或飼料,價格可能更低。
目前,收購高粱的中間商、貴州合作酒廠相關人員均稱,他們正努力為農戶的滯銷高粱找路子,期待有需要的酒廠或者個人能伸出援手,幫眾農戶渡過眼前的難關。
訂單種植為何出現滯銷?“首先,相關組織者或政府沒有做好信息服務,導致農戶決策失誤。因為如果農戶知曉上游的酒產業下行會直接影響下游的高粱種植,就不會增產。另一方面,農戶作為市場主體的一分子,缺乏應付市場風險的能力。”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認為,訂單種植原是農業種植中一種很好的防范風險的創新模式,滯銷并不是這種模式引起的。
秦尊文表示,近些年來,豬周期、姜周期、蒜周期一輪接一輪。這是因為農戶一般都習慣拿頭年的行情作為次年的決策依據,獲知上游不利行情消息滯后便會導致產品滯銷。他呼吁,政府在此類訂單種植模式中應加強信息服務。同時,應增強農業的組織化程度,比如通過辦企業、組建產業合作社的方式,提高在市場中規避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