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日)威龍終于受IPO獲批登陸A股市場,其保薦機構為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公司。這是酒類企業在證監會11月6日宣布重啟IPO后迎來的首家通過IPO獲批的酒類企業。威龍的上市,是A股市場上繼張裕A、莫高股份、通葡股份、中葡股份、*ST廣夏之后迎來的第6家葡萄酒企業。
根據威龍之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所說,威龍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股數不超過5020萬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25%,股東發售股份不超過123萬股。據悉,威龍本次計劃募集資金金額為5.15億元,其資金用途是1.8萬畝有機釀酒葡萄種植、營銷網絡建設、償還銀行貸款和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從投資項目來看,威龍除了償還其銀行貸款外,資金主要還是用于原料生產種植和市場營銷兩個方面。
威龍的市場競爭力何在?
事實上,威龍的上市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早在2012年,威龍就籌劃在深交所上市,但因“申請文件不齊”被證監會“中止審查”。而今年5月威龍再次報送新版招股書,其對外披露了近年來的財務數據。2011年到2014年間,威龍實現年度營收分別為8.36億、7.98億、7.11億、7.14億,年度凈利潤分別為1.17億元、8497.54萬元、3541.07萬元、3520.10萬元。
威龍經過這一波三折終于登陸A股市場,那它的市場競爭力何在?
威龍葡萄酒的品牌宣傳始終聚焦于“有機葡萄酒”,而這恰恰就是與其他品牌的不同之處,這也是其核心的競爭力。
所謂有機葡萄酒,其相比傳統葡萄酒而言,其主要是不用農藥、不施化肥、沒有污染,是綠色環保產品。其有機葡萄一般也采用手工采摘、精選、天然發酵,最大程度的釀制,自然天成。
因此,有機葡萄酒往往與高端葡萄酒具有其一定的交集,而威龍葡萄酒在發展中一直傾注于此,從而贏得了與長城、張裕等葡萄酒爭奪市場份額的根基,也因此在消費能力較高的浙江、甘肅和山東市場迅速打開了市場,贏得了較高的關注度。
威龍將沖擊第二 國產葡萄酒或將迎來新三足鼎立局面
一直以來,國產葡萄酒呈現張裕、長城和王朝三足鼎立的局面。但今年8月,停牌長達兩年接受內部調查的王朝酒業公布了具體原因,原來其被舉報進行虛假交易,僅其中一項指控涉及金額就達4.3億元,更由于王朝酒業高管頻繁更迭、內部改革進展緩慢,業內人士普遍對其未來發展前景不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市場曾是王朝葡萄酒的重要市場,但是由于其一系列改革未能達到預期的成效且企業政策又不斷變動,造成了王朝葡萄酒在浙江市場的快速下滑,而威龍葡萄酒幾乎接近接盤了王朝葡萄酒在浙江的市場份額。隨著威龍上市融資后,將進一步增強資金實力,而其有望進一步加大浙江市場的投資。
張裕葡萄酒剛剛完成海外數宗并購,其通過國產酒和進口酒雙管齊下齊頭并進,其行業龍頭地位幾乎無可撼動,但長城葡萄酒則受到市場變化以及進口酒的雙重沖擊下,其糟糕業績甚至曾影響到了中國食品的整體業績。酒業咨詢專家鐵犁曾公開表示,威龍此次如能IPO成功,市值估計能達到60-90億元之間。從其銷售額看,威龍目前在國產葡萄酒生產企業中排名第三,如果上市將很快對長城帶來威脅,因為威龍體制優勢更為明顯,假以時日沖擊第二的機會很大。
而深圳智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惠認為,張裕和長城特殊地位和強大的實力,如果自己不犯錯誤,其他企業的確很難撼動其市場地位。王朝的未來無法預料,但可以肯定,不脫胎換骨難以再現輝煌并開創新局面。那么,威龍在原有的品牌格局中,通過上市成功,如果能有效地調整營銷策略,重新進行升級與再造,迎來第二春,很可能和張裕、長城一起形成中國葡萄酒的“新三巨頭”格局。他同時指出,威龍上市將會掀起國產葡萄酒企業上市熱潮,不限于主板,更多的是創業板、新三板和國外的資本市場,而這個效應2016年將會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