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全國葡萄酒產量達82萬千升,同比下滑10.3%;僅10月全國葡萄酒產量達9.1萬千升,同比下滑19%。在中國葡萄酒市場迅速成長的今天,國產葡萄酒的產量又為何下滑?
國產酒產量逐年下滑,企業仍面臨較大壓力
自2012年以來,國產葡萄酒產量呈逐年下滑態勢。2016年全國葡萄酒產量達113.7萬千升,同比下滑2.1%。而與此同時,2016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總量達6.38億升,同比增長15%;其中瓶裝葡萄酒4.81億升,同比增長21.8%。國產葡萄酒受進口沖擊仍然嚴重。據相關預測,預計2017年中國葡萄酒產量將下滑至104.5萬千升
分析國產葡萄酒產量下滑的原因,首先是行業處于盤整重塑階段,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改變結構性過剩問題。原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表示,從2010年開始,葡萄酒產業進入調整期,2013年到達最低谷。隨后逐步回暖,但整個行業仍處于底部徘徊階段,同時,市場銷售明顯呈現出分化的特點,一些企業銷售回升,甚至銷售大幅增長,而另一些企業仍面臨較大壓力,大量庫存積壓。另外,宏觀經濟影響及渠道扁平化發展的變革也都讓國產酒出現了下滑跡象。
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國產酒應修煉內功
今年以來,由于多個葡萄酒產區都遭遇了極端氣候,世界上不少國家的葡萄酒產量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世界葡萄酒產業發展總的趨勢依舊向好:葡萄種植面積逐步趨于穩定,優質葡萄酒產量緩慢上升,葡萄酒消費量穩步持續增長;葡萄酒消費和生產逐漸趨于優質化、高端化方向;新興經濟體葡萄酒生產和消費量增長強勁,對世界葡萄酒銷售的拉動作用明顯;亞洲將成為葡萄酒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其中,中國市場潛力巨大。近年來,中國葡萄酒市場和消費快速增長,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的葡萄酒消費國。
面對如此大潛力的市場及進口酒帶來的沖擊,國產酒更應該修煉內功。中國有著適合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條件,近年來,葡萄種植的面積不斷擴大,種植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已經涌現出不少優質的葡萄酒產區。國產葡萄酒企業應該積極應對進口酒的沖擊,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競爭力:立足產品,不斷提升生產釀造工藝,改善口感,豐富產品線;準確的定位品牌,注重營銷,積極在市場上營造葡萄酒消費氛圍;改革渠道,線上線下相結合;制定統一的生產標準,規范行業競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