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糧集團對旗下的幾家酒業公司進行了調整:長城葡萄酒、中糧名莊薈進口酒、酒鬼酒、黃酒等業務在管理架構上被劃歸為中糧酒業這一平臺,中糧酒業也由此成為中糧集團正在打造的18個業務平臺之一,與地產、金融等板塊并列。
國資委官網今年6月刊登的一篇文章稱,中糧集團按“小總部大業務”原則啟動瘦身計劃,同時擬將法人單位減少20%、虧損企業虧損額減少50%以上。此前長城葡萄酒、中糧名莊薈進口酒等隸屬于中糧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食品,而酒鬼酒則是獨立的上市公司。
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糧把酒業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有利于統籌管理酒類產品,打造有競爭力的板塊,但如果從體制、模式、策略、產品都要進行調整和優化,必然會導致人力資源結構的調整。”
記者就中糧酒業的相關問題給中糧方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得到任何回應。
做加法做減法
在此前中糧集團的國企改革方案中,根據“小總部、大業務”原則積極部署瘦身健體工作,壓縮管理層級,實現三級管控,旗下打造18個業務平臺。關停、出售虧損企業,這被外界評價為是對前一時期中糧全產業鏈積極擴張的主動調整。
為何此前并不起眼的中糧酒業能成為中糧集團的18路軍之一?白酒專家王傳才說,中糧集團將進一步在酒類業務板塊上聚焦,酒業板塊在中糧集團中地位進一步獲得提升,未來將進一步做大做強酒業板塊。
“中糧酒系此前比較分散,整合到一起內外發力,國內把酒鬼酒作為獨立的品相經營,國外也在收購酒莊,就是要把酒業公司聚焦,隨著消費升級,相對比其他行業而言未來酒業的利潤更高,中糧也是把酒業作為自身體量和利潤的突破點。”朱丹蓬認為。
伴隨此次業務整合調整的過程,中糧酒業也于近日下發了新的人事任命。中國食品董事總經理、酒鬼酒董事長江國金出任中糧酒業總經理,分管業務包括長城葡萄酒。吳飛則出任中糧酒業副總,負責長城葡萄酒的具體運營。
過去中糧集團旗下酒類上市公司僅有港交所上市的中國食品,其主要經營葡萄酒業務,酒鬼酒是中糧集團旗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白酒上市平臺。目前中糧旗下白酒資產有中糧黑龍江釀酒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中糧龍虎尊酒業(安徽)有限公司50.98%股權以及瀘州老窖石梁釀酒基地和茅臺習酒10%的股份。朱丹蓬認為,中糧酒業平臺成立對于旗下的葡萄酒和白酒業務無論是體制還是模式、產品都要進行調整。
聚焦酒業戰線做加法的同時,中糧也在做減法,從手中把酒業資產剝離出去的正是中糧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國食品。記者注意到,中糧集團正在打造的18家業務平臺中沒有了中國食品,而中國糧油、中糧屯河、中糧包裝、中糧生化、蒙牛乳業等上市公司依然存在。
中國食品的財報顯示,4月15日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分別以1元的拍賣底價,轉讓中糧君頂酒莊有限公司及山東中糧君頂酒業有限公司各自55%的股權。此外,于今年5月底成功交割中糧金帝有限公司。
據知情人士介紹,之前中國食品各地分公司一個團隊經營很多個品牌如食用油、巧克力等,哪個產品線好賺錢就做,做銷售的人員肯定關注好賣的品牌,與此相反,不好賣的產品有的則正陷入惡性循環。據媒體報道,9月12日,部分金帝產品經銷商到中糧福臨門大廈維權,要求中糧食品接受退貨返還墊付的經銷費用。
中國食品頻繁剝離資產還是中糧集團改革的一部分。業內人士分析稱,中糧集團此舉是在弱化中國食品平臺的作用,轉而強化各個專業平臺的作用。而中國食品收購可口可樂旗下持有的可口可樂裝瓶廠,這意味著中國食品的資產將以可口可樂裝瓶廠業務為主。
此前,中糧集團還宣布要通過資源整合打造成排名前三的國際大糧商,為此立足糧油板塊的中糧集團,開始不斷剝離飲料、休閑食品等非主營品類,并加大在糧油板塊的投入,8月23日中糧集團就宣布要全資收購荷蘭農產品巨頭尼德拉農業。
推倒重來?
記者查閱中國食品上半年財報發現,其飲料業務營收為61.56億元港元,占比中國食品為42.2%,而廚房食品分部營收為69.87億港元,占比為47.9%,相比之下,酒品類分部的12.85億港元只占8.8%。這也意味著在中國食品內部酒品類并非是強勢的業務,酒品類被分割開來也是執行中糧提出的聚焦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酒品類上半年營業收入的12.85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微跌0.9%;凈利潤為1.11億港元,同比增長7.7%。而長城葡萄酒的銷量同比減少11%,但得益于產品結構的優化,凈利潤不降反增。中國食品在財報中解釋稱,2016年上半年,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加上行業競爭更趨激烈,對本集團的飲料和酒品類業務的收入增長構成壓力。
凈利潤上升得益于中糧在控盤酒鬼酒之后,對其進行市場化管理和經營的改造。今年6月,酒鬼酒召開了中糧入主后的首次經銷商大會,100余名經銷商中也有部分從事長城、糧油等板塊業務的經銷商。7月份,中糧名莊薈國際酒業也舉行了第一屆全國經銷商大會。
作為中糧酒業銷售額最大的板塊,長城葡萄酒近期也出現了一些人事變動。據媒體報道,長城葡萄酒對以前的大區做了更細的分化,例如從一個大區包含的三個省拆分成兩個區,每個區負責兩個省或一個省,下面有一些人提升上來做了大區經理,格局變化還是比較大。“中糧葡萄酒業務也在出售,比如君頂酒莊,葡萄酒經銷商退出也是正常情況。”
10月20日,酒鬼酒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劉發宏的書面辭職報告,劉發宏在公司及下屬機構不再擔任任何職務。“之前四川地區有很多經銷商,由于四川并非酒鬼酒的重點銷售市場,經銷商只要打款就能做代理,能賣多少算多少。”一位近期成為四川地區酒鬼酒總代理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據其透露,之前酒鬼酒的營銷做得不太好,讓人感覺并不是全國性品牌,經銷商對于廠家的營銷模式沒有跟上,有些經銷商退出是正常的。“在中糧做變革,也有經銷商不適應的情況,但中糧進入后經銷商的信心也更足了。”
廣東地區一家酒鬼酒經銷商透露,今年初開始逐步退出代理酒鬼酒總經銷轉做茅臺廣東總經銷,業務量逐漸減少,偏重流通更好的茅臺。
朱丹蓬認為,“原來經銷商基本上是關系戶,以人情為導向,現在以市場為導向。把酒業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人力和業績不穩定屬于正常情況,新的領導人肯定有一套新的策略。”
“高管的價值其實就是資源,白酒企業的業績靠的是經銷商拉動,而穩定的高管團隊也與經銷商形成利益共同體,白酒企業的業績靠的是經銷商,看重的是某些高層的關系,內部有一定的返利協議,換了高管或遭遇經銷商流失。”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
多位白酒行業人士表示,中糧集團渠道資源遍布全國,覆蓋商超、餐飲、便利店、電商等幾乎大部分的渠道。中國食品8個大區,可覆蓋全國地級市和部分縣區。酒鬼酒成為中糧集團旗下公司后,有望借助中糧集團豐富的渠道資源擴展業務,但這需要時間,短期內快速增長不實際。
“如今基本上把前任中糧董事長寧高寧的那一套都推翻了,各個品牌實行獨立運營、獨立核算,這種思路是正確的。”朱丹蓬說。據酒鬼酒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4.34億元,同比微增0.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52萬元,同比增長7.38%。財富證券的研報指出,酒鬼酒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雖然均轉負為正,但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0.04和172.8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在于中糧新管理層于2月份入駐,團隊建設、產品架構和銷售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