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酒價格下來了,我剛好有囤,又蝕本了。”吳振(化名)是貴州茅臺(600519.SH,下稱“茅臺”)炒酒團中的一員。在他看來,近日茅臺二級市場上股價的連番失守,已殃及市面上現貨茅臺酒價格的表現。
11月16日,茅臺股價一舉突破700元大關,最高攻至719.96元,公司總市值也突破9000億元。市場一片嘩然,16日晚間茅臺對外發布風險提示稱,“最近市場上的一些討論和觀點,尤其是關于公司過高的目標股價及估值均不代表公司的態度,希望廣大投資者和消費者理性看待”。
隨后,茅臺股價開啟下跌模式,11月17日至11月23日這短短五天時間,茅臺股價累計跌去11.31%。1000多億元的市值就此灰飛煙滅。目前茅臺最新每股股價縮水至633.73元。
“股價跌,市場價也跟著跌,四天內每瓶飛天酒虧30元。”吳振顯得很無奈。據他了解,因為股價下跌,有一些囤酒客也在選擇出貨了。
“后市會怎么樣,坦白講看不清,說不定過幾天價格又回來了。”吳振仍在期待。
“現在很多民間酒商,有錢也不敢怎么囤了,都是適量。”另一名炒酒客表示。
今年以來,茅臺股價與茅臺新飛天酒價,形成“量價齊升”局面。作為茅臺的主力產品,新飛天酒頻被傳出“供不應求”。雖說廠家對飛天酒采取了控價、放量發貨等措施,但市面上的酒價始終居高不下。茅臺酒價飛漲,以及茅臺業績的水漲船高,加劇了資本市場炒作的熱情。
白酒行業里,今年以來一直有個傳說,即參與炒作茅臺股價的外資,同時也在市場中收購囤酒。股價與酒價雙飛的背后,亦有外資做局的結果。但事實是否如此?至今未能得到佐證。
目前市面上的茅臺酒,到底有多稀缺?
第一財經記者從北京、廣州、深圳三地多家茅臺專賣店了解到的普遍情況是“沒有貨可以賣”。在茅臺的專賣店,一瓶500毫升的飛天酒出售價是1299元,這是廠家規定的價格紅線。
“我們現在沒貨可以賣,我們9月份預訂的貨,廠家到現在還沒發呢。”廣州一家專賣店店員說。
“我們今年的新飛天酒都是按照1299元/瓶銷售的,但就是沒貨,有貨也一下子就被搶光了。我們也分不清來搶貨的到底是什么人。”廣州另外一家專賣店店員說。
“什么時候來貨,現在是真的不好說。”深圳多家專賣店亦這樣表示。
與茅臺一級渠道的專賣店“一酒難求”相比,終端市場的煙酒零售店的飛天酒似乎并不稀缺。
莊升(化名)是廣州一家從事電腦配件生產銷售的老板,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本人雖不喝酒,但時常會采購一些飛天酒以備用于送禮或請客之類的。“主要是從一些煙酒零售店購進,每瓶價格要到1500元以上,但還沒發現買不到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