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過后,原預計整體價格有所回落的白酒市場不降反漲,企業控貨、停貨變相提高市場價格,清理子牌的舉措也給市場帶來品牌白酒蓄勢沖擊春季行情的信號。業內人士以“被動式的進步”來形容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的白酒市場,認為“第二集團”(除茅臺五糧液外的中高端酒)的白酒企業開始發力,明年中秋后將確立新的市場格局。
日前,包括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等酒企陸續傳出控貨、停貨的消息,“變相”催高市場價格,部分品牌傳出直接提價消息,如水井坊的核心產品價格微調10元/瓶。一位市場人士透露稱,名酒提價的動作他很早就知道了,其中茅臺最先釋放減產配額信號,他們對市場上850元以下的貨全部收購了。
酒企砍子牌保主牌
與此同時,多個品牌也加快部分子牌的清理動作,據有關消息,宜賓五糧液品牌營銷公司近日宣布與兩個子品牌終止銷售協議。俊濤連鎖總經理張健偉表示,很多酒廠對子牌清理、收回使用權實屬正常,目的是為了維護主牌的形象:“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品牌開發的‘子子孫孫’太多了,銷售情況未必都好,畢竟酒企主要還是靠品牌賺錢。銷售不好的子牌當然要砍掉。” 在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看來,白酒市場正在“被動式進步”。他表示,600多元一箱的茅臺和五糧液子牌不“砍”,企業保不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提高不了單品的毛利。
“酒企為了控量保價,‘雙十一’給賣酒平臺的貨不可能太多,所以這些平臺的出貨量不會很大,酒企在春節前肯定還要造勢。”朱丹蓬認為,這一波行情是為2017年的市場做的準備,而行情出現的原因在于市場有需求、整體庫存到了低點。海通策略認為,高端白酒陸續提價對企業今年的業績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今年白酒上市公司將在漲價中受益,區域性的名酒也會從高端酒漲價中受益。不過,不是所有業內人士都對白酒漲價持認同意見,一名廣東酒商告訴記者,五糧液控貨想把價格推上去是比較危險的行為:“如果控貨太嚴,很多客戶有可能選擇其他可代替的品牌。”
酒企謀劃上市獲“變身”
經過4年調整期的白酒行業,回暖跡象顯著,但與此同時進入了擠壓式增長階段。酒企期望迎來新的增長期,又不得不面臨消費人群減少、消費升級的現狀。如何避免在本輪調整中被淘汰出局,實現銷售突破,各大白酒企業紛紛加速轉型謀取突圍。有業內人士認為,為了保證整個營收,酒企只能走精品路線。云峰控股總裁助理王瑞松則認為,對于酒企來說,“濃醬并舉”將是未來發展的“必殺技”。
“上市也是部分酒企謀劃‘變身’的一步棋。”有業內人士透露,小糊涂仙酒業正在進行上市前的籌備工作,目前已經在和幾家券商溝通相關事宜。記者向貴州小糊涂仙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林求證得知,小糊涂仙酒業計劃在2019年之前完成上市。
海通策略分析師認為,目前是白酒板塊重新布局的機會,到明年春節前,有15%左右的空間。朱丹蓬認為,目前還處于白酒市場的調整期,市場格局仍未確定,各家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預計到明年中秋后,市場局勢才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