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燕子趙薇除了演員、導演的身份之外又多了一個職位——賣葡萄酒的,其旗艦店已正式入駐天貓,解讀君看了一下,價格在168~2000元不等。據悉,姚明、劉嘉玲是較早投資葡萄酒業的明星,明星投資一向被視為風向標,難道投資葡萄酒能刮起一陣颶風?依筆者看,未必。
葡萄美酒夜光杯,庫存積壓一大堆
與我們印象中“進口葡萄酒市場火熱”觀念相悖的是,進口葡萄酒正在步入低谷期。據互聯網數據顯示,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前11個月進口葡萄酒1.1億升,較去年下降2.6%,進口均價也下跌了21.2%。
有業內人士表示:進口葡萄酒在國內遇冷,過上了寒冬。超市內,一些長期被積壓正在變質的波爾多葡萄酒15塊錢一瓶正好印證了這一事實。來華經營葡萄酒事業的法國人說:“單在上海,過去幾年就有2000家葡萄酒企業倒閉”。
如此看來,進口葡萄酒已然不再是朱砂痣,離變成那抹討厭的蚊子血怕是不遠了。
五花馬 千金裘,再也不能換美酒
葡萄酒遇冷有著典型的中國特色——一紙政令,政務高端消費被攔腰折斷,這對定位高端市場的葡萄酒幾乎是致命一擊。除政策影響外,大量外行“投機者”擠進葡萄酒市場,他們的銷售渠道經驗缺乏,也導致了大量庫存積壓,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葡萄酒價格越走越低。
與此同時,葡萄酒業本身也在“擠泡沫”的自我調整期,要么高端要么低端的極端“啞鈴型”價格結構,它本身就不合理,要想慢慢過渡成金字塔型,恐怕還需市場的洗禮。
說到底,葡萄酒剛踏進咱國門時的繁榮,如今早已不復存在,定位高端的葡萄酒還能否端得住,是個大問題。
借問酒家何處有,親民電商皆一流
這樣看來,是不是葡萄酒業已經完蛋了?這么容易就狗帶了? 也未然。
讓我們回看開頭的明星們,他們的人脈、財力、物力足夠,卻獨獨都選擇了在天貓開店,慕名而來的買家也不吝惜錢,但其售價最低卻定位大都在200元以內,你看明白了嗎?“電商+親民價”在演變成當前葡萄酒業的王牌!
有數據顯示,高端葡萄酒“遇冷”,可是低端葡萄酒卻在走俏,一位超市業務員告訴筆者:市民都愛買一兩百元的葡萄酒,今年一季度這些價位的葡萄酒銷量是翻番的。
歪果仁的高端葡萄酒們,也許你應該學會“放下身段”,好好地擁抱中國的消費大眾了!
解讀君開腦洞支招:
腦洞一:我為什么不喝葡萄酒?
因為沒有開瓶器、醒酒器、冰桶、浪漫的燭臺等等!那是不是可以讓葡萄酒文化所涵蓋的周邊產品也變得親民一點?文化熏陶周全些,或者免費送?說不定也促進了葡萄酒銷量呢。
腦洞二:我為什么不喝高端葡萄酒?
貴,可以忍,但我根本喝不出它哪里特別!這讓我怎么裝x?如果有人教我怎么品鑒葡萄酒,能在一些場合適當說出一二來,花錢也愿意,葡萄酒商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在葡萄酒軟文化上著陸,曲線促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