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業界紛紛將銳澳業績增速放緩當作雞尾酒行業進入嚴冬的信號,但另一方面是銳澳此前高速增長的背后已經出現危局。近日,百潤股份(002568.SZ)公告稱,因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并未達預期,將1~9月的凈利潤預期由8.5億~9.6億元,下調到6.71億~7.38億元。參考其上半年已公布凈利潤6.12億元,銳澳雞尾酒第三季度利潤僅6000萬元到1個億。
雖然銳澳將原因歸結為第三季度對品牌和渠道建設投入力度加大,受宏觀經濟和前期渠道庫存結構影響較大,但《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銳澳的經銷商庫存積壓嚴重,周轉金制度讓他們不堪負重。與此同時,銳澳廠家給經銷商訂的任務太高,上調產品出廠價導致利潤太薄,以及不能及時核銷經銷商墊付費用、市場躥貨等因素,最終導致河南鄭州、貴州銅仁、福建泉州等地經銷商黯然離場。
渠道庫存積壓引經銷商不滿
招商證券在最新的調研報告中稱,根據調研全國20多個省市一二三線城市KA和商超中產品的價格和生產日期發現,銳澳產品鋪貨量較大,陳列相對明顯,一線城市生產日期普遍為5~6月份,二三線為3~5月份,商戶反映這與經銷商之前壓貨有關,并非終端長時間陳列,這意味著二季度經銷商大量庫存在七八月份被轉移到終端,目前終端動銷壓力較大。
10月14日,曾是銳澳福建晉江經銷商的蔡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9月份開始就不再做銳澳的經銷商了,原因是庫存積壓太嚴重。目前庫存產品有50多萬元,此前在有20多萬元庫存產品的情況下,廠家又向其壓了30多萬元的產品,積壓的產品多數是六七月份的貨。
“即使庫存產品積壓如此嚴重,廠家仍要求繼續打款壓貨,盡管在8月底已經給廠家打了款,但銳澳擔心我不打款,就在下線開拓了新的經銷商。在這種情況下,積壓的庫存很難銷售出去,加上每個月還有繼續打款壓力比較大,我不得不退出。”蔡先生說。
他表示,過去每個月都要給泉州的總經銷打10萬元的周轉金,該總經銷的貨積壓也比較嚴重,每月都有給廠家打款的壓力。目前,蔡先生仍有50多萬元的庫存積壓,放棄銳澳經銷商資格后,要求廠家退貨,但由于沒有錢退回,目前仍沒有全部拉走。
而貴州銅仁一位已退出銳澳的廖總告訴記者,不管每個月進貨多少,都要打30萬元的保證金到廠家,而半年的銷售額也只有30多萬元,那么這樣就會導致庫存積壓。從當地市場份額來看,一年也就100多萬元的銷售量,但銳澳卻給他訂了400多萬元的任務,怎么可能完成,大量庫存導致經銷商的壓力很大。
河南鄭州一位剛剛放棄銳澳總經銷資格的張先生表示,每個月一般要打200萬元左右,而市場銷售只有100多萬元,導致庫存越來越多,而廠家對于庫存處理不管不顧。一年的任務量是1500萬元,實際只能賣到700多萬元,每月要求按平均任務量打款,只能導致產品越積越多,一旦停止打款就失去了經銷商的資格,最后只能放棄這個資格退出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一些地方的經銷商已經因庫存積壓退出銳澳外,壓貨也使得湖北、河南等很多地區一批商怨聲載道,知情人士透露,河南有60%~70%的經銷商都對銳澳壓貨情緒很大,計劃退出銳澳銷售體系的經銷商比較多。
周轉金制度折射經營困局
導致銳澳經銷商庫存積壓嚴重的主要原因是廠家對業績期望值太高,給每個經銷商訂的任務遠遠超過市場的實際銷量,尤其是雞尾酒行業剛剛上升的階段,強行給經銷商壓貨的行為,只能逼經銷商出局。
廖先生表示,與銳澳合作,感覺不像是在合作生意,而是在圈自己的錢,用經銷商的錢給廠家做生意。不管每月進多少貨,經銷商都要給廠家打30萬元的周轉金。如果當月沒有用,按照1%的利息補貼經銷商,但是如果到下個月還沒有用這筆錢,就沒有利息了。廖表示,投入七八十萬元的資金,一年也就賺個十來萬元。
與廖先生有同樣感觸的還有福建晉江和河南鄭州的經銷商,周轉金讓他們感覺資金投入壓力太大。
雖然周轉金制度是因為廠家產品供不應求,市場一度出現斷貨,通過周轉金可以解決產能不足問題。不過某經銷商告訴記者,銳澳斷貨的原因是迅速開拓經銷商所致,原來全國約有400個經銷商,一般每個地級市都有一個,但今年發展到1000多家,很多縣級市場都設有經銷商。經銷商增加的同時,市場份額卻沒有太大的增長,加上每個經銷商都有超過預期的任務,周轉金制度不僅使經銷商投資比較大,而且造成大量的產品庫存積壓。
記者從百潤股份半年報看到,營業收入同比增加278.4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增長263.46%。此外,存貨、預收賬款、應收賬款同比在增加,所以數據看上去都是業績快速增長的勢頭。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教授、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專家王峰娟認為,雖然半年報的數據比較好看,但未必是真實業績的反映,只是廠家將業績壓力轉移到上市公司的非關聯方經銷商環節而已。因為經銷商沒有上市公司股權,不用納入合并報表,廠家只是把貨發給經銷商,而這些貨從上市公司賬面來看已經銷售出去,卻積壓在經銷商的倉庫里并沒有銷售出去。
“一旦廠家和經銷商的關系瓦解了,經銷商不再拿貨,不再打預付貨款,就會出現退貨現象,企業的業績就會崩盤。那么,在新的一個季度的業績就會出現大幅下滑,企業下調盈利預期是企業經營出現問題的一個跡象。”王峰娟說。
利潤持續下滑導致經銷商撤退
多位經銷商向記者反映,除了庫存積壓、周轉金外,還有一個退出原因是經營銳澳幾乎沒有利潤,投入產出不成正比。今年銳澳上調了出廠價格,但終端的售價不僅沒有提高,而且由于競爭激烈售價略有下降,目前經營銳澳的毛利在12%,而純利在5%~6%。
張先生表示,資金占用太大,三四百萬元的投入,只有幾萬的利潤,經銷商都掙不到錢,加上墊付費用核銷不及時,以及售后服務跟不上,夜場渠道結賬壓力大等因素,最終導致退出經銷商行列。
據了解,銳澳總經銷的利潤為每箱10元左右,而二批商的利潤還要低,有的不足10元。今年初銳澳給到總經銷商的出廠價是190元/箱,后來由于斷貨漲到了210元/箱。銳澳在最旺季的時候斷貨近3個月,斷貨后出廠價上漲而終端售價并未上漲,使得經銷商本來就不高的利潤進一步被壓縮。
蔡先生表示,今年銳澳的價格4個月漲了3次價,作為二批商的進貨價格從每箱220元漲到223元,然后漲到226元/箱,到9月1日,每箱價格漲到233元,利潤不斷下滑。原來廠家承諾的配送費用,每箱在19元,但真正執行起來,也只有9元的利潤。
張先生告訴記者,銳澳竄貨比較嚴重,也是影響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他們給到夜場渠道的經銷商價格比較低,躥貨到批發渠道的價格在175~180元,導致進貨價格在210元的經銷商無法銷售,只能甩貨。此外,斷貨漲價后,經銷商的資金壓力、庫存壓力和利潤壓力都非常大,但廠家卻無視經銷商的壓力,從而使很多競爭產品趁機搶奪市場。
據了解,目前冰銳的出廠家每箱在160~170元,而古井貢的佰色在120元/箱左右,絢彩在175元/箱,同時還有25%的市場支持費用,折合價格140~150元,與銳澳相差近百元,這些產品進入夜場渠道價格上比較有優勢。目前在鄭州一些夜場渠道,其他品牌產品已經取代了銳澳。在福建晉江,退出銳澳的經銷商把夜場的雞尾酒也換成了藍精伶。
一些經銷商認為,雞尾酒的成本比較低,銳澳的利潤比較高,甚至是暴利,但經銷商的利潤卻持續下滑,導致很多經銷商離開。
王峰娟認為,由于銳澳的知名度很高,一段時間產品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供應鏈比較強勢的一方與經銷商之間建立了不太公平的合約關系,企業一方利益得到大的保障。反應在報表中短期盈利大幅增加,現金流也大幅增長。但是由于這種業務模式,經銷商不能從中獲得應有的利潤,他們不愿意持續花更多的成本去獲得經銷權,廠家和經銷商的聯盟關系不能持續下去,從而導致業績就會下滑,當這種模式大面積崩潰時,企業就會出現經營上的問題。
就上述情況,10月21日,記者致電百潤股份董事會秘書馬良和證券事務代表耿濤,電話均無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