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9屆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獎賽上,江小白酒業再獲大獎,拿下了3項金獎兩項銀獎。當地時間,10月中旬,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年夜賽舉行賽頒獎典禮,典禮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市政廳進行。比利時布魯塞爾市市長Marion Lemesre、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年夜賽組委會主席卜度安·哈弗,親自為江小白代表頒布了獲獎證書。
早在8月21日至23日,賽事在保加利亞的普羅夫迪夫市舉行。此次大賽共收到參評樣品酒1315款,分別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酒279款。
9月6日,賽事在官網公布評選結果。官網公告顯示,江小白旗下江記酒莊的產品收獲3項金獎,1項銀獎;驢溪酒廠產品收貨1枚銀獎。
78名評委苛刻的盲評
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獎賽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參展廠商最多、擁有權威評酒大師最多的國際酒類比賽之一,與巴黎農產品大獎賽、倫敦國際葡萄酒大賽并稱為“全球三大酒類賽事”
本次大賽共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烈酒品類參賽。評比現場嚴謹而有序,大賽組委會共13個委員會的78名品酒師在認真對參賽樣品進行盲評。為保證公平,每個評委來自不同的國家。大賽采取盲評策略,評委不允許了解參評樣品的具體信息,包括來源、價格、曾獲得的獎項等,以保證絕對匿名評比。而且酒品的裝杯工作都是在評委面前進行,每項酒品都單獨品評,各酒品之間不做任何比較。
對于江小白來說,國際上獲獎早已不是新鮮事。2017年的“美國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英國國際烈酒挑戰賽”、“美國終極烈酒挑戰賽”、“香港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多個國際大型賽事中,江小白共獲得包括1枚特等獎、2枚設計雙金獎、6枚金獎、19枚銀獎、1枚卓越銀獎等在內的36枚獎牌。
完善全產業鏈布局,把握未來行業風口
前段時間,江小白公開發布了“全產業鏈布局”,從創立至今,江小白酒業堅持“品類差異化、品質高端化、品牌年輕化”的三品發展戰略, 堅定布局未來建立優勢產能的指導思想,采取收購加擴建的兩個手段,在清香型高粱酒的發源地江津白沙鎮,已經擁有總計占地面積760畝的老字號驢溪酒廠和江記酒莊兩個酒廠,在收購及改建擴建產能上累計已投資20億元,已擁有原酒釀造產能3萬余噸,瓶裝產能2000萬箱。
在江小白全產業鏈布局中,除了建立以酒廠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外,江記農莊也是關鍵。據介紹,“江小白高粱產業園”項目,包括“高粱產業”、“循環農業”、“農旅產業”三大塊;顯然,該項目的啟動就標志著江小白向上游產業鏈進軍的謀劃拉開序幕。
據行業專家分析,江小白打通供應鏈和高效產業鏈,是將傳統產業的經營環節的點串成一條線。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線、是面的競爭,點狀的競爭很難適應下一步的發展,優質產業鏈一定是實體型企業未來十年的重要風口。
堅定看好清香型高粱酒,讓中國酒走入國際市場
可以看出,江小白的進化路線,即是精耕之路,也是創新之路。基于清香型品類的特點,今年夏天,“江小白小酒館”推出了江小白MIX混飲。各種果汁、飲料與江小白調制成一種新酒體,在全國掀起了一股混飲潮流。這個潮流,有著指引中國白酒行業重新煥發活力而達到年輕化的作用。從本質上看,江小白是用一種全新的味道潮流,來進軍國際化市場。
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說:“既然威士忌、伏特加、清酒能進入我們中國,中國的白酒為什么不能走出去?”這么想了,江小白也這么做了,江小白輕口味、利口化的味道特征在向國際口感味道的評價體系上靠攏,先后在國際專業酒類賽事“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IWSC)” 、“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中,斬獲最高獎項“特等獎”在內的多項大獎。目前,江小白的產品已打進了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的海外市場。陶石泉表示,品質自信和文化自信,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白酒,都知道中國酒文化,這就是江小白的使命。
未來,中國酒業市場會更加與國際融合,既有中國酒走出去,也會有更多的進口酒走進來。既會有產品的國際化,也會有酒莊園的國際化。屆時,可能會有更多的中國酒企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真正實現口感的主流化、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