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上市酒企相繼披露三季報,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等上市酒企前9個月均實現凈利增長30%以上。有長期跟蹤白酒行業的觀察人士認為,三季報呈現出白酒行業的回暖趨勢,而這一趨勢是市場對白酒企業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持續強化社會化營銷、試水白酒新零售等諸多發力C端舉措的回饋。
在2012年,白酒銷售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出現這一情況的產生,固然有國家政策調整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之下,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價格不再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最大因素,消費者在不斷追求更高品質、更個性化的產品,追求更優質的服務、更卓越的消費體驗。
消費者的需求就是行業調整的方向,從2012年至今,各大酒企不斷發力C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貴州茅臺,作為中國白酒龍頭企業,茅臺201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60.3%,利潤總額近285億元。能取得如此優越的成績,是茅臺長期以來通過經營“茅粉”人群,提高核心消費群體向心力;是茅臺大力打造茅臺云商平臺,構建線上線下聯動體系;是茅臺攜手中國白酒新零售服務商來e瓶,借助來e瓶智能售酒機讓公司產品在餐飲場景直達消費者身邊,為消費者提供保真、實惠、快捷的購物體驗,并獲得基于大數據的精準營銷服務。正是這些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戰略舉措,助力茅臺不斷自我調整、進化,在行業深度調整期內保持了業績的不斷攀升,并獲得了資本市場的一致認可,于10月27日以649.63元股價,超8160億元市值繼續穩坐A股第一寶座。
當然,努力的不止茅臺,在過去短短的幾年間,幾乎所有的白酒企業都變得越來越親近消費者。五糧液積極擁抱互聯網,探索通過微信微博平臺與消費者互動,并組織千余名消費者乘坐巨型游輪赴日本“幸福之約”;洋河推出“洋河1號APP”電商,大力打造“‘洋河1號’美酒節”、“9.19要酒節”;山東景芝酒業牽手1919酒類直供,試水新渠道;瀘州老窖舉辦“一生情,一杯酒”周華健群星演唱會、打造微電影《生命中的那壇酒》;江小白主攻年輕市場,情懷牌打得風生水起……
各大酒企這些不約而同地發力C端之舉,使得白酒行業回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2012年到2016年期間,全國規模以上酒企銷售收入已從4466.3億元增至6125.74億元。截至10月29日晚間,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發布了2017年三季報的16家公司中,除青青稞酒和金種子酒兩家公司業績不盡如人意外,其余14家公司均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同比增長。而在四季度這個白酒銷售的傳統旺季,隨著各大酒企如不斷打造核心消費群體向心力、牽手來e瓶等服務商發力白酒新零售、以及強化線上線下營銷渠道等親近消費者措施的不斷深化,市場將會給予我們怎樣的驚喜,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