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酒行業市場升溫,多家酒業龍頭企業如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西鳳酒不約而同對品牌線進行瘦身,大刀闊斧地縮減旗下子品牌,旗下產品線逐步從大而全向少而精進行過渡。業內人士認為,酒行業此前多靠粗放式包銷實現快速動銷和業績的快速增長,但這也使產品線大量冗余。業內人士直言道,“隨著酒業消費升級和經濟增長,市場環境劇變,酒企必須通過強化品牌管理實現主品牌的優化和聚焦,以樹立清晰的消費者認知,搶占品類制高點”。
一線酒企清門戶
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從經銷商處了解到,陜西西鳳酒將對于旗下產品系列進行全面整頓,并嚴格管控西鳳酒子品牌的開發,優化產品結構。事實上,此事早有先兆,今年3月,西鳳酒便公開宣布,將旗下200余個品牌縮減10%,以促使廠商資源更集中于主導品牌。
陜西西鳳酒集團董事長秦本平曾表示,西鳳酒對于旗下開發產品數量與自營產品的比例沒有硬性規定,但接下來將會對同質化的產品進行調整,同時引導開發商對產品定位進行明確,通過管理手段,收縮品牌戰線,減少不良競爭。
事實上,目前已有多家白酒企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和管理辦理,鐵腕收緊、清理旗下冗余子品牌,以確保企業核心品牌價值不被稀釋。今年9月,茅臺對產品線繼續進行瘦身策略,此次瘦身后,茅臺集團品牌已由原來的214個品牌、2389款產品縮減至59個品牌、406款產品,即砍掉了超過七成品牌。無獨有偶,7月五糧液對于旗下18個系列酒品牌進行集中清退,事實上,從今年初至9月,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公司累計梳理、清退了44家經銷商。此外,瀘州老窖也在2015年便推出一系列一系列收緊品牌條碼、梳理產品體系的措施,以聚焦主品牌,推進大單品戰略的實施。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 ,酒企核理產品體系在短期肯定會經歷陣痛,在此期間經銷商的利潤將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會波及到渠道放量,導致渠道洗牌,但從長遠來看對企業和行業可持續發展是有利的。
深度聚焦主品牌
在酒業深度調整之前,不少酒企利用自身的產能優勢和知名度,開發了大量子品牌和包銷品牌。粗放式的包銷品牌實現了產品的快速動銷,促進了業績增長,但這也導致子品牌良莠不齊、價格混亂,市場上各類產品盤根錯節,甚至對酒企的核心品牌造成沖擊。
事實上,國內多數白酒企業都曾面臨著品牌線冗余、開發品牌過多的困境,并且不止一次對于子品牌進行清理。據悉,2004年前后,瀘州老窖就曾砍掉共51個子品牌,以此肅清品牌體系,五糧液也在2012年對自己龐大的品牌體系動刀。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表示,一線酒企此時收緊產品線的舉動,對于品牌的規劃、定位與維護很有必要,酒企想要體現高端產品的品牌價值,打造品牌資產稀缺性和價值感,就必須將現有塔腰和塔基產品重新梳理打造,夯實品牌根基。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指出,隨著酒業消費升級,白酒消費越來越向大品牌集中,因此白酒企業也需要順應消費趨勢提升品牌度。此時通過梳理產品線,將產品價格帶進一步細分,推出在某一價格帶的強勢單品,實現品類產品化、產品符號化,即大單品的培育對市場更具有實際意義,較易細分突圍,使酒企業績重新獲得增長或保持增長趨勢。
行業迎深度洗牌
據了解,國內白酒企業絕大多數都要經歷“大單品引領銷售-群狼發展-先亂后治”的發展歷程。一線酒企清理、清退子品牌,涉及到企業品牌發展與秩序治理的平衡,影響到企業現有的利益格局,甚至影響企業業績。在渠道方面,白酒企業的瘦身不止涉及與廠商之間的利益博弈,對于現有的經銷商體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目前已有多家上市白酒企業陸續披露三季財報,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多家酒企表現亮麗,前三季度業績均有所增長。有業內人士指出,酒企選擇在業績上升期對于產品線開刀,也是在有意求穩,不致引起渠道過大的反彈。
與其同時,伴隨著一線酒企的集體瘦身,資源聚焦的主品牌也將獲取更大的市場空間。未來酒水行業的格局將是強者越強,強勢酒企將不斷蠶食其他企業的份額,白酒行業優勝劣汰將加速。
蔡學飛對此表示,預計未來白酒行業的競爭強度會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壓縮,未來可能將有1/3的酒企被淘汰出局。隨著競爭越發激烈,酒業品牌集中化將成為趨勢。尤其去年以來酒業包裝材料、物流等成本的上漲,也將推進白酒行業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