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豐潤,人流如織,剛剛閉幕的第101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累計入場人數突破了30萬人,創造了近年來秋季糖酒會的新紀錄。琳瑯滿目的各式酒品,吸引了無數人駐足、洽談、品鑒,各種活動熱鬧非凡。
而在大會同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葡萄酒市場論壇上,中國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會秘書長王旭偉則介紹了葡萄酒產業面臨的緊迫形式。“今年前八個月,葡萄酒進口數量下降了12%,進口的總金額下降了16%,而且這種下行壓力仍將存在。”
火熱的購銷激情,與日趨冷峻的統計數據,在迷霧般的市場中,中國葡萄酒產業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
“應該看到,前8個月進口額超千萬美元的企業,有一半以上進口數據是正增長,這保持了行業的穩定。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數量、金額雙降的背景下,龍頭企業的正增長,顯示了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生存壓力不斷增大的現狀。中國的葡萄酒產業正在面臨洗牌與重塑。”王旭偉介紹說。
進出口商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葡萄酒進口量達到41.99萬千升,同比下滑12.32%,進口額16.86億美元,同比下滑16.32%;而8月份的葡萄酒量額降幅與前7個月持平。
“面對外部的不穩定因素,以及下行的市場壓力,企業要想穩住活下去,必須向管理要效益,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做一些創新嘗試,否則以后會越來越難。”王旭偉認為。
作為紅酒行業“智庫”,智德葡萄酒策劃機構主席王德惠介紹了紅酒產業發展新特點。“目前,我國葡萄酒產業還處在普及階段,未來前景廣闊。但互聯網、電商等新銷售模式的崛起,讓傳統渠道作用下降,并造成了市場分散、形態分散、模式分散的復雜局面。”
目前,在我國葡萄酒銷售,正在經歷從渠道驅動走向品牌驅動,再向平臺驅動的轉變。同時,隨著抖音、微商等新媒體銷售渠道的出現,讓銷售渠道更繁雜、模式更多變,并且將長期并存。
“對此,企業要注重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銷售模式,要放棄固有思維,迎接新消費理念、新細分市場和新興消費點。”王德惠認為,“在線上,‘抖音、快手’衍生出的社交型電商將成為新增長點,企業應探索數字化新媒體銷售模式;而傳統的線下銷售渠道也需要用新方法賦能,社群化銷售要擺脫單純團購概念,要更多賦予新朝代內涵。同時開發有中國特色的消費場景、產品,從而形成新的增長點。”
作為擁有200多家會員的銷售聯盟,中國進口葡萄酒聯盟主席張建華認為,企業發展要借助“共享經濟”的理念。“通過多年發展,我國葡萄酒產業已囊括了采購、租儲、配送等多種業態,并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條。企業應該借助‘共享經濟’的理念,通過拆分外包有機整合,降低直接成本,大幅度降低二線人員數量,減少人力成本。”
而天津東疆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金麗亭則認為,企業發展應更注重“生態圈”的配套效應,只有融入區域產業發展的“大“鏈條,才能實現企業的大發展。
“2019年一季度,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進口葡萄酒達到324萬升,進口金額為9559萬元,實現了進口量和進口額的逆勢增長。”金麗亭介紹說,“作為特色產業之一,天津東疆搭建了完備的產業平臺,包括80萬平米的保稅倉庫,專門存儲紅酒的恒溫恒濕庫以及享受保稅政策的跨境電商倉庫。葡萄酒企業不出區,就能滿足全部需求。扎根‘生態圈’將讓企業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