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貴州省推動白酒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推動貴州省白酒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提高白酒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白酒企業信息化、綠色化、服務化改造,推動白酒行業與大數據、大健康、大旅游等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提高企業內生動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打造貴州白酒整體品牌,形成各個梯度產品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兑庖姟愤提出,到2020年,貴州省白酒產量達到80萬千升,完成工業總產值1200億元,力爭貴州白酒在全國的銷量占比達到8%。記者注意到,此次貴州省出臺的《意見》是對此前發布的《貴州省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實施方案》在酒類產業的進一步細化。作為貴州重要的產業之一,此次《意見》聚焦了黔酒發展的哪些環節?對黔酒未來的供給側改革而言又將釋放哪些利好信號?
七項任務 看黔酒產業升級新思路
據了解,此次出臺的《意見》共從品牌建設、產品層次、產品品質、企業梯隊、營銷網絡、生態發展、酒旅融合等七個方面指出了推動貴州白酒行業供給側改革的主要任務。
一是要打造貴州白酒整體品牌!兑庖姟分赋觯Υ蛟烊珖畲蟮尼u香白酒生產示范基地,鞏固提升全國優質醬香酒主產區地位;支持茅臺集團優化整體戰略布局,并培植和打造習酒、金沙、國臺、董酒、酒中酒、青酒、珍酒、安酒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品牌;鼓勵和支持省內外優強企業參與貴州省省白酒品牌資源整合,采取“主品牌+系列商品名稱”模式,樹立統一的品牌形象;打造“貴州白酒”集體商標,圍繞“貴州白酒”整體品牌大力開展宣傳和營銷,用好“仁懷醬香酒”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完善集體商標使用標準和管理措施;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手段,加強與全國知名電商合作,拓展線上線下兩個市場,加快推進“貴州白酒”專營店在全國全面鋪開。
二是調整優化產品層次,既做“名酒”,也做“民酒”。《意見》指出,要集中優勢資源,支持茅臺打造百億級超大單品,推動習酒、金沙、國臺等分梯度打造精品,力爭打造1個50億級精品,3-5個10億級梯度產品,形成“一品多元”的貴州白酒品種群。
三是提升醬香酒產品品質!兑庖姟诽岢鰧⒐膭詈椭С制髽I依托“千企改造”工程開展技術創新、裝備創新和產品創新,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醬香型白酒標準體系,以茅臺集團、習酒、金沙、國臺等名優白酒企業為重點,支持企業建立健全涵蓋計量、質量、安全、環境保護在內的標準化監測管理體系。支持仁懷市推廣實施“仁懷醬香酒團體標準”,建立完善“醬香酒質量控制管理體系”,提升產業質量行業管控能力。
四是加快形成企業梯隊!兑庖姟诽岢鲋С置┡_集團推進酒業、上下游一體化、金融投資和其他多元化四大業務板塊全面發展,到2020年實現千億級企業的目標,在集團內培育2-3個上市公司,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地位,把茅臺集團打造成產融結合的國際化酒業投資控股集團。充分發揮茅臺的品牌、市場等優勢和帶動作用,通過“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大力培育以習酒、金沙、國臺、董酒、珍酒、酒中酒、青酒、貴酒、安酒等為第二梯隊的重點骨干企業,不斷增強全省白酒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到2020年,力爭將習酒、金沙打造成50億級企業,將國臺、珍酒、貴酒打造成20億級企業,將董酒、酒中酒、青酒打造成10億級企業。
五是加強營銷網絡建設。推進營銷創新及商業模式創新,擴大營銷網絡體系,優化營銷網絡布局,精細化分析和選擇宣傳推介目標區域,持續開展“黔酒中國行”宣傳推介活動,為企業搭建銷售平臺。支持重點企業加快全國化和全球化布局,同時積極開發縣級和農村市場,借助民營、個體商業的活躍性,建立多載體、多層次、多渠道的營銷網絡體系。支持省內白酒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鼓勵省內企業與全國知名電商深化合作,促進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發展。加大對外宣傳,以海外華人市場為重點,全力拓展海外主流消費市場。《意見》還鼓勵和支持茅臺集團等龍頭企業、中國(貴州)醬香酒交易中心等第三方平臺探索建立白酒價格指數,穩定白酒市場價格。
六是促進生態綠色發展。《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生態種植,加強對重點白酒生產區域及周邊區域特別是赤水河流域重點區域的環境保護和治理,加快推進重點白酒產區水源地沿岸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建設,發展白酒產業循環經濟。
七是推進酒旅融合發展。鼓勵和支持白酒企業深挖白酒文化資源,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打造特色酒莊,發展工業旅游,開發白酒旅游商品,促進酒旅融合發展。支持仁懷市和茅臺鎮圍繞茅臺酒廠發展以參觀茅臺酒釀造為重點的工業旅游、以品飲茅臺酒為重點的餐飲旅游、以了解茅臺酒發展歷史為重點的酒文化旅游,以及“中國酒都名酒匯”、“貴州醬酒匯”和“茅臺鎮酒街”展銷平臺建設。鼓勵和支持茅臺集團、習酒公司、青酒公司等白酒企業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國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大力開發白酒旅游商品,打造一批“白酒+生態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的精品線路。
五大保障 黔酒產業內外環境全覆蓋
為推動改革順利實施,《實施意見》從融資保障、財稅支持、市場監管、人才培養、產業調度等五個方面對有關保障措施作出了明確要求。
強化融資保障方面,《意見》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名單制管理,適當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大力開展資信評估體系建設,對市場前景好、風險小的白酒企業,通過資信調查認定,適當放寬貸款限額控制;加強白酒企業融資需求摸底調查,實行清單式管理,對符合條件的白酒企業納入“貴工貸”、“貴園信貸通”、“黔微貸”融資政策的支持范圍;探索建立全省白酒企業轉貸周轉機制,并加快組建遵義市白酒產業基金,鼓勵各類政府基金和市場化基金參與“貴州白酒”整體品牌宣傳和營銷,支持重點白酒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加快發展。
強化財稅支持方面,《意見》提出將從以下七點對貴州省白酒產業予以政策支持:
一是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2000萬元以上,重點支持白酒工業園區、酒糟循環利用、企業結構調整及改擴建項目建設;
二是推動符合條件的白酒企業啟動和加快上市進程(對在境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境外市場上市融資的企業,給予100至1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在“新三板”上市融資的企業,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三是鼓勵和支持白酒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學研技術創新平臺;
四是鼓勵和支持白酒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
五是鼓勵和支持白酒企業深度拓展海外市場,對參加境外團體展所發生的展位費、人員費分別按政策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六是鼓勵和支持白酒企業通過大數據、“互聯網+”平臺開展電商營銷,與全國知名電商共建“黔酒電商聯盟”,重點培育3-5家品牌酒類流通電商平臺;
七是貫徹落實好全面推廣“營改增”試點改革的相關政策,積極向國家爭取白酒生產環節征收的消費稅由中央和地方共享,爭取恢復外購基酒及酒精已納消費稅準予抵扣的政策。制定貴州省窖藏白酒自然損耗標準,對企業所得稅抵扣采取分年抵扣、開壇結算。
強化市場監管方面,《意見》指出將加大“假、冒、偽、劣”白酒產品的查處力度,整頓和規范全省白酒市場秩序,重點打擊跨省侵犯我省名優白酒知識產權行為,確保產品質量和品牌聲譽。并嚴格行業準入門檻,全面開展白酒生產許可證清理工作,逐步解決生產許可證辦理歷史遺留問題,加強白酒生產小作坊規范化管理,促進白酒行業有序發展。
強化人才培養方面,將加大白酒釀造行業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力度,壯大白酒產業人才隊伍,提升白酒產業創新發展水平。通過行業協會積極申報中國釀酒大師,定期組織開展省級品酒師、釀造師、技師等評選和培養工作。
強化產業調度方面,《意見》提出依托工業“百千萬”工程,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政府與企業聯動機制,強化“政銀企”信息溝通,加強對重點產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調度,及時掌握產業發展動態,分析研判發展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