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的茅臺一路“漲聲”
9月28日,茅臺股價再度創下新高,早盤上漲1.31%,觸及514.81元,股價再創歷史新高。9月27日,開盤時508.92元/每股,最高沖到511.03元/股,平了前一交易日收盤的509.29元/每股,一度創歷史新高。
茅臺的股價神話仍在持續演繹不一樣的圖譜,從上半年甚至去年時,就有白酒業內及股評人士們預測:茅臺股價或將沖上千元。時至今日,雖然距離千元仍有距離,但茅臺從股價到售價,都在不斷跑出“新實線”。
價格“飛天”
白酒業內一般認為,茅臺有著不可復制性,稀缺為貴。比如茅臺是醬香型,五糧液是濃香型。在醬香型高端酒里,茅臺是全無敵手,且非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赤水河的水能釀出茅臺。
記者查詢主要電商網站發現,53度飛天茅臺目前的官方售價是1299元,但是需要預定。在實體門店,目前也處于缺貨狀態,有經銷商告訴記者,什么時候到貨也不好說。
據了解,醬香型的茅臺制作工序較復雜,需要遵守一套恪守千年的繁復工藝: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分型貯存。前后歷經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所耗1年;之后勾兌存放,整整5年才能出廠。
工藝復雜導致茅臺產量稀缺。數據顯示,今年來,飛天茅臺酒價格飛升、市場斷供,與茅臺酒基酒產能未到儲存時效、不能及時生產有關。以其2016年銷售數據為例,貴州茅臺去年銷售茅臺酒2.29萬噸。而按照茅臺酒基酒一般至少儲存五年來算,對應2011年的生產量為3.00萬噸左右。加上部分用于做老酒儲存,茅臺酒的供應顯得較為緊張。
今年3月份,茅臺總經理李保芳坦言,今年上半年,能投放市場的可勾調53度茅臺酒為6500噸左右,只能滿足20%至25%的市場需求。今年下半年,可滿足的市場需求也僅為50%左右,而歷來白酒消費在下半年乃至年關都是旺季“供不應求”會強勢凸顯!終端價畢然出現“上漲”勢頭。
對于消費市場的炒作,袁仁國強調要繼續實行“飛天53度500ml茅臺酒終端供貨價不超過1199元,零售價不超過1299元”兩條價格紅線,務必保持終端價格穩定。
由于價格不斷大幅度上漲,茅臺不久前曾再度處理經銷商。8月21日,茅臺以擾亂市場價格秩序,損壞消費者利益和茅臺品牌形象,處罰了54家經銷商,其中2家解約。
而在今年的4月份,茅臺就因為經銷商擅自漲價,對貴州省內16家經銷商以及全國范圍內的66家經銷商下發了處罰決定。業內認為,茅臺此舉必將為茅臺價格上漲降溫,有效避免投機分子利用時間差哄抬價格、投資炒作。但這一效果甚差,知道8月份,茅臺不得已再次進行了處罰。
酒品分銷平臺——來e瓶創始人兼CEO肖啟華認為,從價格方面看,茅臺最近在反復強調一個1299的終端標桿,如果從企業運作角度理解,茅臺事實上是要去建立一套健康的價格體系。慣常來說,一個商業的理解是價格賣的越高越好,利潤越高越好。
品牌“瘦身”
關于茅臺,事實上更多人在認可稀缺這一現象的同時,更加認為茅臺的品牌戰略做的更加“精致”。因為,品牌的牌打的好,才能體現產品的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