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品回收有價無市
53度飛天茅臺回收價格600元,52度五糧液回收價格400元,其他白酒基本不在回收范圍內……往年中秋節等節日前后往往是高檔煙酒等禮品回收的高峰期,不過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今年的禮品回收市場冷冷清清,不少以前兼營禮品回收的煙酒商店已經不再回收煙酒,少數店鋪則謹慎地回收個別品種的名煙名酒。部分禮品回收店檔主直言,今年禮品回收市場冷清,很多高檔名酒有價無市。
現場①
茅臺回收價僅為3年前售價兩成
高檔白酒一度受到熱捧,2012年一瓶53度飛天茅臺市場價格曾逼近3000元。3年過去了,如今同樣一瓶酒在煙酒商店回收價格只有600元,僅相當于3年前市場售價的五分之一。
中秋剛過,往年這段時間正是禮品回收的旺季,如今禮品回收卻興旺不起來。記者走訪了天河、海珠、番禺等地市場發現,不少曾經兼營禮品回收的煙酒商店如今不再回收煙酒,而回收禮品的店鋪也生意冷清,謹慎回收為數不多的品種。
“飛天茅臺600元,整箱回收一瓶650元。”海珠區濱江東路附近一家煙酒商店的老板娘明確表示。如今,不少煙酒店只回收茅臺、五糧液這兩款高檔白酒,其他白酒則一律不收,煙酒回收生意已經不再是其重點業務,這家商店也不例外。
老板娘告訴記者:“現在茅臺市場價800多塊,進貨才700多。600塊錢回收也就賺點差價。”老板娘直言,節前節后茅臺收購價格一直沒變,跟去年比相差也不大。
現場②
200元回收五糧液兩三年沒賣出去
在番禺一家煙酒店,老板告訴記者:“我們只收高度的五糧液、茅臺,再就是XO、路易十三等洋酒,其他酒基本不收。”記者在店內貨架上看到一瓶布滿灰塵的玻璃瓶裝五糧液,老板說這是之前200元收回來的低度(39度)五糧液,擺了兩三年了都沒賣出去。“低度酒(五糧液)沒人買,除了茅臺、五糧液,其他品牌的高檔酒標的價格虛高,我們也不敢收。”店老板說,同樣的飛天茅臺,在這里回收價格也是600元,整箱回收價格可到630元,高度的五糧液400元回收。
有些店鋪則干脆放棄了禮品回收業務。在天河南一家煙酒商店,記者看到禮品回收的字樣打在招牌不顯眼的位置,當記者進店咨詢后卻被告知,從去年開始已經不再回收煙酒等禮品了。
高檔白酒“風向標”:茅臺回收價格連跌3年
從事禮品回收的謝老板告訴記者,53度飛天茅臺今年回收價格為600元,比去年跌了100元左右,而2013年茅臺市場價格在1500元左右的時候,回收價在1000元以上,一度接近1200元。
原因解析
高檔禮品銷售遇冷 回收價格一路走低
茅臺回收價格一路看跌,也反映了茅臺為代表的高檔白酒等禮品熱度退卻。隨著“塑化劑”、“禁酒令”等因素影響,茅臺的市場價格從2013年以來一路走低。2013年茅臺出廠價為819元/瓶,從事煙酒批發的胡女士告訴記者,雖然當時茅臺市場標價普遍在1500元左右,但她賣出的價格實際已經跌破800元。胡女士表示,因為當時很多批發商手里都有存貨,她從批發商進貨的價格為600多元,而按照與批發商的協議,賣夠一定數量(50箱)就會有返點,加上當時還有企業單位團購,“薄利多銷”也讓胡女士賺了一筆。
不過,近兩年隨著高檔禮品遭遇寒冬,以茅臺為代表的高檔白酒銷售銳減,價格一路走低,選擇降價成了經銷商的無奈之舉。胡女士告訴記者,如果庫存壓力不大、資金周轉沒問題,她也不排除會放棄茅臺的經銷權。
白酒揮別黃金十年
禮品回收價格越來越低,與之緊密相關的就是其上一環節——禮品銷售。記者調查發現,高端白酒等禮品銷售價格走低,商場銷量也在縮小。
記者了解到,在2012年一度價格逼近3000元的53度飛天茅臺之后就一路走低,其零售價格在去年就已跌破1000元大關,如今在不少煙酒商店內銷售價格在800多元。而52度五糧液在京東等購物網站上價格更是不足700元,兩瓶購買還有優惠。記者從市內不少超市了解到,高端白酒銷量下降幅度在三成左右。
數據顯示,2003年至2012年被譽為白酒行業的黃金十年,年產量和銷售收入分別保持了13%和23%的增長率。然而,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塑化劑、禁酒令等影響,白酒揮別過去的黃金十年。根據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3年廣東酒業銷售額從2012年的近400億元直降到355億元,而2014年白酒銷售總額依然處于下跌趨勢,在全部酒類消費中白酒占20%左右。
有業內人士表示,整個禮品回收行業遇冷,與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有著一定聯系。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關注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戒煙、戒酒,國家政策也在引導大眾消費觀念逐步回歸到正常狀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檔禮品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市場環境。
律師說法:
高檔禮品部分為食品 回收行業需加強監管
禮品回收一直以來都處于較為尷尬的地位。記者了解到,工商注冊經營范圍中并沒有“禮品回收”這一項,而對于禮品的定義不同人也有不同理解。尤其是酒類、蟲草、魚翅等貴重禮品,屬于與消費者健康密切相關的食品,回收不當也存在危害消費者健康安全的風險。
對此,法制盛邦合伙律師陳亮表示,禮品回收行業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監管。他進一步解釋,禮品回收中很多是食品,食品直接關系到消費者身體健康,對于這部分商品政府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法律或實施細則來進一步規范管理,不要讓這部分食品游離在監管之外。對于其他一般商品,則可以進行市場調節。不過,現在不少回收商家往往只憑經驗,對真假判斷往往缺乏充分依據,也容易造成假冒偽劣商品滋生。
雖然禮品回收規范亟待加強,但消費者權益一旦受到危害仍有法可依。
陳亮律師提醒消費者,如果在這些經營禮品回收業務的店鋪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同樣可以參照新消法、食品安全法,以一般商品“退一賠三”、食品“退一賠十”條例來保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