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仁懷醬酒行業又有新動態。據貴州日報報道,仁懷相關部門將對酒業進行治理,對白酒產業進行一場“瘦身革命”。就在此前,眾多品牌也都在提高醬酒進入門檻,減低貼牌酒占比。酒業協會等機構也出臺各種舉措規范醬酒生產,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也發布了《關于嚴格規范白酒企業生產經營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
種種跡象表明,仁懷醬酒行業的“瘦身革命”正在加速推進。
01、醬酒持續火熱,仁懷醬酒行業日漸龐大
自2018年以來,醬酒熱持續升溫。仁懷作為醬酒核心產區,成為白酒業內外人士關注的焦點。
業內外資本的大量注入催生了一大批醬酒及相關企業,規模以上的酒企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的契機,紛紛擴產增量。與之伴生的眾多中小酒企,也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分享醬酒紅利。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仁懷市酒類相關公司有一萬余家,其中,有四千余家是從2020年1月1日以后新增的。注冊資本在100萬~500萬的企業數量占新增企業總量的45.8%,且多是貼牌、定制開發以及酒類銷售公司。
短期內不斷激增的中小酒企,大多是看好醬酒市場的火熱而參與進來的,自身鮮有完備的生產能力。許多新進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目標大多放在貼牌酒、定制酒和開發酒上,或委托有生產資質的酒企代為生產,或大范圍收購基酒包裝出售。由于規模小、基酒來源不穩定,其品質難以保證。加之品牌影響力弱,產品溢價能力不強。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很容易走上惡意競爭和品牌仿冒的道路。
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在當前信息尚不透明,大的品牌產能又不足的前提下,大部分有資源的醬酒貼牌產品活得相對滋潤,隨著一批具有品牌力的產品崛起,意味著瘋狂的貼牌產品即將迎來“分水嶺”。
事實上,伴隨著醬酒熱的持續推進,有實力有魄力的知名醬酒品牌都已提前做好了產能布局,大批產能即將釋放。而消費者品牌意識的逐步覺醒也將大幅限制貼牌酒、山寨酒的無序增長。
短暫的品類繁榮無法持久,唯有將品類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方可基業長青。
02、仁懷醬酒大“瘦身”,助力高速高質量發展
為維護醬酒核心產區的形象與榮譽,政府機關、行業協會和企業都作出了很多努力,力求保證醬酒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從協會的角度看,2021年酒業協會發布過多個規范行業發展秩序的通告。2021年3月6日,“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2020年年會”在懷莊集團召開,會議中提及,2021年將制定年份酒相應標準。2021年5月28日,仁懷市酒業協會在其官方公眾號上發布“規范定制(貼牌)酒生產銷售行為”的通告。通告中提出,嚴禁生產銷售各類不規范定制(貼牌)產品。
從政府角度看,今年以來,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已經連續三次發文對定制貼牌酒進行規范。要求嚴禁生產銷售各類不規范定制(貼牌)產品;產品必須向市酒業協會實物報備;不侵犯貴州茅臺酒知識產權、不以次充好低價傾銷;各企業門前應掛牌本企業的名牌且掛牌名稱不得超過3個(主要是指銷售公司掛牌)等內容。
從酒企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醬酒企業開始提高醬酒入場門檻,有意識地減少貼牌定制業務,塑造品牌。以金醬酒業為例,今年上半年,金醬品牌產品占比已經達到70%,開發產品的比例仍在逐步降低。與之相對應地,金醬近年來非常注重品牌營銷,雖然品牌營銷費用有增加,但也使得知名度不斷提升。
據了解,在貼牌與定制方面,酒企除了有數量要求而外,部分企業還要求開發經銷商按合同約定產品數量一次性打款,這種嚴苛的規定也表現出酒企對于經銷商入場資格的控制。
總體來看,處于醬酒熱潮核心的仁懷醬酒行業,正在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來為自己“瘦身”。一個行業的高度繁榮不僅要看數量,更要考慮質量。仁懷醬酒要長遠、健康地發展下去,更需要走高質量發展路線,用品質和價值持續贏得市場。(原標題:仁懷醬酒大“瘦身”,助力醬酒行業高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