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在美國生活了將近10年的阿樂回到國內之后,感到非常不適應。尤其是在談業務和朋友聚會時,“喝白酒不習慣,后勁兒太足。”阿樂并不抵觸喝酒,只是,在歐美多年的生活讓他習慣了喝果味酒飲,而不是國內的傳統白酒。
好在,這幾年,國內的流行趨勢開始往果味酒上轉向,阿樂在與朋友聚會時,工作應酬時變得輕松了許多。他明顯感覺國內的果味酒消費已經和世界接上了軌。
與阿樂的親身體會一樣,果味酒飲的流行風潮已經慢慢在國內年輕群體里掀起,果味酒品牌也逐漸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熱鬧景象。
相關數據統計,現如今,中國果味酒產業已達到千億規模。新興的果味酒品牌異軍突起,傳統酒業也正在加速向果味酒市場轉向。酒類業內人士表示,果味酒的不斷普及,是國內酒類消費向全球流行靠攏,同時順應年輕一代新消費觀的一種直觀體現。
原來,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愛喝果味酒飲
夜幕初垂,繁星璀璨,燈火闌珊下,把酒言歡。佳釀盈盞,不盡不還的狀態,不僅僅在是國內,實際上,全世界的人都愛喝點小酒。朦朧的夜色中,我帶著酒,你帶著故事,一起沐浴溫柔,這種狀態遍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在過去物資匱乏、缺少調味的時代,酒是難得的飲料,并且種類并不多樣。人們喝酒的形式講究,且衍生出各種拘謹的喝酒規矩。
如今,酒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的同時,人們對酒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入,酒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也豐富了很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愛上了果味酒。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球市場中,果味酒的份額高達15%-20%,世界人均年消費量達到6升。
尤其是現在的主力年輕人群,有了更個性化、多元化的選擇。他們已經不在鐘情于傳統的酒類,而是鐘情于新興的果味酒。
正如阿樂的經歷,早在很多年前阿樂旅居美國的時候,歐美的年輕人早已經對果味酒青睞有加。
幾年前,葡萄酒在國內流行趨勢初露矛頭的時候,蘋果果味酒就已經普及在歐美年輕人的生活中。
雖說,葡萄酒是果味酒中最主要的產品,但蘋果果味酒的地位在果味酒中也占有很高的地位。比如,除了以葡萄酒聞名的法國,生產的蘋果果味酒也擁有悠久的歷史,且久具盛名。另外,澳大利亞、英國的蘋果果味酒產品也具有很高的市場地位。
在英國,年輕人對蘋果果味酒情有獨鐘,很多人愛喝一種兄弟牌蘋果果味酒,這種酒有多種口味,檸檬味、草莓味、梨味、野果味、焦糖蘋果味等等,是當下英國年輕情侶的最愛。
在澳大利亞,朝日集團的Somersby是最暢銷的蘋果果味酒,喜力、百威等品牌也紛紛入局瓜分蘋果果味酒市場。
早在2008年,喜力就收購了強弓(Strongbow)蘋果果味酒品牌,到2015年蘋果果味酒銷售增長了51.8%。目前它在英國市場占有率達到了80%,同時也是全球暢銷的蘋果果味酒品牌之一。
如今,世界各地對果味酒的喜愛度越來越高。據相關報道稱,意大利人、俄羅斯人和美國人對葡萄酒需求越來越大,日本人除了愛喝清酒之外,還對荔枝酒和青梅酒青睞有加,還有德國的李子酒,就連源自于荷蘭的白蘭地,曾經最主要的原料是葡萄,后來也增添了水果類原料。
九千年歷史背書的中國式果味酒打開新市場
在中國,早在9000年前的遠古時代,祖先們就已經喝上了果味酒。
那時的祖先們大多過著男狩獵女采果的生活,采摘回來的野果吃不完,就放在陶壇里和稻米、蜂蠟之類的東西一起保存起來,放久了之后陶壇里竟然天然發酵出了一些汁液,有些膽大的人一嘗,這酸酸甜甜的味道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意味著果味酒在國內就有著很深的歷史積淀,如今果味酒再次在年輕人群中掀起熱潮,則無異于一種傳承的延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果味酒產量約為165萬噸、銷售額約為71.5億元,果味酒市場年消費增長率保持在13%左右。
果味酒持續升溫,也吸引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頭部酒企紛紛進入果味酒市場。
一時間,國內大大小小的品牌酒廠開始探索果味中國酒。然而,雖有茅臺果酒“悠蜜”、瀘州老窖李子酒桃花醉和五糧液仙林青梅酒等零星的試水產品出來,但是整體而言卻沒有能夠叫得響和廣受好評的產品打出來。同樣,還有一些小品牌果味酒,卻也無法形成企業規模。
直到2018年,新名酒企業江小白推出了以單純高粱酒為基酒的蜜桃味高粱酒,這種新鮮中國酒的口感贏得了很多忠實的用戶。
江記酒莊釀酒師介紹,江小白單純高粱酒和傳統的中國酒相比,口感更接近威士忌和伏特加這樣的國際烈酒,很適合和果味進行搭配;冠軍調酒師Andris Reizenbergs認為單純高粱酒與生俱來就帶有菠蘿和蘋果香氣,如果往里面添加果汁或其他味道元素,就會呈現更多不為人知的風味。
最近,江小白推出了水果味系列新品江小白果立方,把單純高粱酒和多種水果進行了深度融合,白葡萄味、混合水果味等主打產品果汁含量均在30%以上,解鎖了傳統中國酒的更多打開方式。
有消息稱,水果味的江小白系列一經上線,很快就賣到脫銷。在江小白天貓旗艦店水果味江小白系列酒的評價欄里可以看到,很多用戶評價這款果味中國酒口感和味道都很好,并且性價比很高,而設計精美的外包裝也受到好評。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不少人把自己飲酒的感受,甚至于各類酒和飲料組合后的口感也分享出來。
一款果味酒不僅能滿足人的味蕾,還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社交話題及社交方式,實為有趣。
年輕人是果味酒流行的“生態密碼”
為什么果味酒如此受到年輕人喜愛?
作為一種清爽清爽、低酒精的飲料,年輕人更愛果味酒的原因并不復雜,除了與他們個人的喜好有關以外,與果味酒本身的優勢也有很大關系。
果味酒自帶酸甜口味這是對的年輕人最有誘惑的地方。
人的味蕾發育是有周期和順序的。
甜是味蕾覺醒的第一個感受,兒童喜歡吃糖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酸則是味蕾的第二重發育。酸酸甜甜,是味蕾天生喜歡的味道。從本質上說傳統白酒與年輕人的口感就拉開了距離,而酸甜可口的果味酒飲就與年輕人變得更為親密。
另外,在飲酒的時候,很多人會發現,傳統白酒相比較果味酒而言顯得有些“呆板”,不僅酒精度數高,味道刺激性強,還在酒桌上容易讓年親人感受到“拘束”。
“以前經常去北方出差,喝酒的時候規矩特別多,每次都喝的伶仃大醉。”一位90后白領感嘆,當他與朋友聚在南方的音樂餐廳時,喝幾杯果味酒對于他們來說確是一種放松的感覺。
很多年輕人覺得,傳統中國酒透露出的文化氣息不夠時尚,有些老土的味道。而果味酒帶來的是一種新的風尚,走進這個圈子讓自己能感受到活力。
“果味酒多喝幾杯感覺不到醉,尤其是,周末喝朋友們一起聊天時,大家都很輕松。”在國內某世界500強企業擔任中層管理職務的孫科說,喝酒能夠烘托氛圍,但是,喝醉酒有很容易耽誤事情,而果味酒恰恰滿足了他的需求。
孫科的老婆本來不飲酒,但是在一次海景房的燭光晚餐時,孫科提議讓老婆稍喝一些果味酒來烘托氛圍。然而,這讓孫科老婆找到了“真愛”。“有時候家庭聚會、朋友小聚的時候,她也會喝一些果味酒,吃飯的氛圍變得更好了。”
不同的場景下,果味酒卻能發揮出多樣的作用,這種靈活又具有優質口感的酒飲,變得讓更多人接受。
同樣,疫情期間,在上海某高校讀大三的鹿漫又多一個朋友圈。閑在家中無事,鹿漫用家中的果味酒開始與各種飲料、水果進行搭配,后來她把自己的杰作發到短視頻平臺,一時間,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后來,一些喜歡自己調配果味酒的網友找到我,我們加了一個微信群,相互之間交流溝通。”鹿漫說,她和朋友們嘗試把果味酒和其他酒進行搭配,收獲的結果出乎他們的意料。
與傳統白酒相比,果味酒的受眾群體顯然更廣,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接受。最近的一組數據也顯示,隨著疫情后人們社交場景的豐富,酒類進入持續的上升期,果味酒市場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相信在江小白等中國酒企業的嘗試下,中國酒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創新和突破,我們期待能夠有更多、更好的水果味中國酒擺在酒架上,更希望果味中國酒能夠走到世界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