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葡萄酒上市公司富邑集團(TreasuryWineEstates)公布了2015年財報,收益與凈利實現了雙增長。
數據顯示,富邑集團的年度稅后法定凈利潤為7760萬澳元(折合人民幣約3.65億元),較去年增長了1.785億澳元,實現扭虧為盈。此外,以實際公布貨幣(澳元)計算集團的凈銷售收入上升了8.4%,以固定匯率計算凈銷售收入增長為3.8%。15個重點品牌當中,在2015財年富邑集團共有11個品牌錄得凈銷售收入增長,而去年同期凈銷售收入增長僅為6個品牌。此外,集團全年縮減了4000多萬澳元的營運開銷,并對消費市場增加了50%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市場的銷售成績單表現相當亮麗,凈銷售收入2億澳元,增長45.6%;扣除利息收益(EBITS)后達到7310萬澳元,增長54.5%。其中,奔富、禾富酒園、洛神山莊、辣味杰克酒莊、馬騰山、酒莊圣若望、雄鹿飛躍在亞洲市場的凈銷售收入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此外,東南亞地區增長13%,大中華區銷售量則高速增長36%。
此外,富邑集團在美國市場也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數據顯示,富邑集團在美國市場凈銷售收入7.95億澳元,增長8.6%;其中高檔酒銷售額增長16%,大眾精品增長達到20%。在剛結束的2015財年,富邑集團還完成了美國的分銷商庫存調整。
事實上,富邑集團的業績從2013年起就開始下滑,2013年富邑集團凈利潤較2012年同期下降53%,從8990萬澳元跌至4230萬澳元;2013年富邑年度財政凈虧損達1.009億澳元。2014年,集團虧損高達1.01億澳元,美國市場因庫存到期就損失上億澳元,其中包括銷毀了價值 3500萬澳元的葡萄酒。
對此,富邑集團CEO克拉克上任以來,不斷推出新舉措進行品牌建設與市場開發,優化葡萄酒在亞洲市場的分配,并提出縮減成本,提升集團銷售體系。他曾在媒體采訪時表示,2015年是至關重要的“重組年”,“投資品牌建設,優化產品結構,將高端產品和商業產品分離,與客戶建立合作機制,這些都是集團扭虧為盈的基本計劃,也是公司未來發展大計所在”。不僅如此,他在去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將旗下的25個品牌下架,或尋找第三方開展合作,以企業合資的形式繼續經營。
除此之外,富邑集團提前發布了包括奔富、葛蘭許在內的眾多高端葡萄酒品牌。在全球開展了葡萄酒促銷活動,只要顧客任意購買6瓶富邑集團高端葡萄酒就可以用折扣價購買葡萄酒酒柜。借此提升富邑集團的銷售業績,以扭轉市場頹勢。
業內人士表示,富邑集團此前缺乏完善的分銷體系和運營體系,運轉效率較低。尤其是在葡萄酒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品牌推廣、與經銷商業務關系處理、整體資金運營、倉儲庫存管理以及同等級品牌過多等問題被凸顯,F通過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削減品牌重組產品架構,整合經銷商、優化亞洲市場的分配,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預計未來富邑集團會加大對亞洲市場的關注度和財力投入,繼續擴大戰果提升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