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白酒市場如同房地產市場一樣,其剛性需求是非常大的,幾乎接近于調味品。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飲酒習慣的變化,白酒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和壓力。國家對白酒行業的政策限制,如征收消費稅、加大醉駕處罰力度等措施的大力實施也對白酒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近一段時間以來,白酒紛紛漲價。

據白酒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18家上市白酒企業的半年報已經悉數出爐,對比各家公布的數據,可以用強者愈強來形容。領頭羊茅臺依然以157.79億元的營收領跑整個行業,比第二名五糧液多收入45億元,在凈利潤上也以78.82億笑傲群雄,比老二五糧液的32.98億多出了一倍,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了后面。老三洋河緊隨五糧液的步伐,雖然營收95.71億元少于五糧液的112.15億元,但凈利潤達到了31.85億元,掙錢能力顯然強過了二哥。
白酒行業前三位半年的營收共計365.65億元,比另外15家白酒上市公司加起來的營收總和213.17億元還多了150億元,顯示出了品牌的分化嚴重情況。總體來看,在凈利潤的增長上,除了伊力特、五糧液、山西汾酒、金種子和沱牌舍得的凈利同比下滑之外,其他13家上市公司凈利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從行業整體數據來看,2015年上半年A股白酒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近600億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同比增長3.6%。
值得一提的是,兩家“帽子”企業水井坊、酒鬼酒業績齊齊翻紅,有望在2015年摘掉ST。其中水井坊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為4800萬元-5800萬元,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將超1.6倍。當然,業績翻紅背后是戰略性的轉變和壯士斷腕,水井坊為此終止此前投資近23億元興建的邛崍項目,該項目包括占地1200畝的名酒工業園區和525畝食品工業園區兩部分,包括建設年產2.8萬噸的基酒釀造設施和10萬噸的儲酒設施。
有業內人士將白酒業上半年的表現概述為“弱復蘇”,實際上,這一行業動向早在近期臨近傳統銷售旺季的市場價格的變動上已經有所顯露。在8月3日起,五糧液給全國經銷商下發的內部文件中稱,公司核心產品52度五糧液(普五)的出廠價格將由每瓶609元回調到659元。隨后有經銷商告訴記者,在市場零售價上五糧液的價格已經悄悄上漲了近100元,即從原來的650元上漲到了750元。這一上漲顯示了五糧液近兩年來對市場的掌控和調節已經有所成效,庫存問題逐漸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