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日前發布《貴州省公務活動全面禁酒的規定》,自9 月1 日起,全省范圍內的公務活動,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類,一律不得飲用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的任何酒類,包括私人自帶的酒類。貴州省升級版的禁酒令發布后,市場開始擔憂潛在的全國范圍新一輪禁酒令將對白酒需求產生負面影響,白酒板塊出現明顯的調整。
面對史上最嚴禁酒令的出臺,酒企還沒有做出反應,資本市場立刻給出了鮮明的態度。貴州禁酒令頒布后,釀酒板塊登上跌幅榜榜首,平均跌幅達到1.6%。37只股票中僅有3只股票上漲,4只股票停牌,其余30只股票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其實,禁酒令并非貴州首創, 2013年12月8日,中辦、國辦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要求工作餐應當供應家常菜,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隨后,各省陸續出臺本地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
回首幾年前的禁酒令,一線白酒企業苦不堪言,押寶高端白酒的渠道商損失慘重。經過幾年時間國內白酒市場的調整,雖然這次禁酒令更加嚴苛,但從酒企和市場反應不難看出,國內白酒市場不會再出現斷崖式下跌。因為當下白酒消費越來越多地從公務接待走向中產消費和大眾消費,從產品線的下沉、消費人群的下沉來看,高端白酒已經不再孤注一擲依賴公務消費,這也從另一個維度體現國內白酒市場消費日趨成熟。無論是什么產品、什么品牌,如果孤注一擲瞄準某些高端特定人群,其抗擊風險的能力非常有限。
如果產品是以大眾消費為基礎,針對不同消費群體進行產品升級,那么企業才可以健康有序地發展。政策只是對于市場規范的一種調控手段,真正改變國內高端白酒消費者的是消費者和企業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