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古井貢酒、青青稞酒分別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古井貢實現營收59.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19%;實現凈利潤12.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88%。青青稞酒實現營收5.4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2.46%;凈利2244.94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74.51%。
古井與青青稞的“雙增”與“雙降”,仿佛代表著行業分化的兩面,一面是順利進階全國化及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呈現優質穩定發展的領跑者,一面是受制消費升級及全國名優品牌壓線,正面臨關鍵改革又稍顯掙扎態勢的跟進隊員,同是區域市場的絕對中堅,當前截然不同的境遇讓行業更多看到了產業集中化趨勢下區域品牌的艱難生存現狀。
而無論增與降,事實上這都是新一輪格局轉化必然呈現的一種狀態,在行業走過復蘇調整,邁入新發展環節的起點,我們既要看到明面上的不同,更要深思背后的可能。
品牌、市場雙升空,古井百億無懸念?
2019年上半年,古井貢酒營業收入直逼60億,營收與凈利潤不僅表現出雙位數的高增長,同時亦在時間過半之期超預期完成,雙向優異指標意味著,在下半年酒水旺季的助推下,古井貢酒達成百億目標已經基本沒有懸念。
根據2018年年報規劃,古井貢酒計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02.26億元,較上年增長17.74%;2019年計劃實現利潤總額25.15億元,較上年增長6.19%。而半年報其兩項數據增長雙雙超過25%,這不論是就古井而言亦或立足整個白酒上市企業,其增長幅度都是極為突出那一類。
其中,黃鶴樓作為古井集團雙品牌戰略中的重要一極,2019上半年營收數據4.58億元,凈利潤5733萬元,有著資金蓄水池的預售款高達5.17億元。雖然真正的“雙品牌”勢能還未完全釋放,但無疑已經逐步顯現出另一增長極的潛在動能。
對于古井貢酒近幾年的強勁發展勢頭,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主要得益于古井在品牌體系優化升級及全國化戰略進程中,恰當占到了先行布局的優勢。
省內市場中,伴隨300元以上次高端價格帶的明顯擴容,古井在積極推進古8及古16市場卡位的同時,將新上市的古20放在品牌形象培育的核心位置。積極搶占省內核心次高端消費人群,有力的布局不僅讓古井貢酒實現了次高端市場占比的持續提升,此外也順利帶動了年份原漿系列的又一次產品躍升,使古井的造血功能進一步強化。
而省外市場,根據古井在組織架構配合和費用投放預投等方面做出的積極調整來看,其對推進次高端全國化的戰略規劃顯得更為堅定清晰。華創證券分析表示,針對古井貢酒過去提出“再造一個安徽市場”口號的河南市場,早前遇到結構調整難等問題,但去年以來,市場局面逐步打開,已開始呈現恢復性增長。湖北市場上,被古井收購的黃鶴樓去年完成業績承諾,夯實市場基礎重于短期沖銷量; 河北、山東等地招商布局形勢同樣良好。
整體而言,古井在次高端與全國化的戰略布局已經有了明顯成效,如果堅持市場發展不動搖,將有望向更高層次目標進軍。
聚焦品質深化改革,青青稞仍需持續奔跑
青青稞酒半年成績單,呈現營收、凈利雙降的局面,某種角度來講,是名酒集中化趨勢下,多數區域龍頭品牌都將經歷的一次挑戰。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青青稞酒完成營業收入5.42億元,同比下滑22.46%;凈利2244.94萬元,同比下滑74.51%。
雖然銷售持續聚焦西北市場,以青海、甘肅為核心重點,在努力通過進一步加強營銷思路轉變、核心產品打造,及對省內外經銷商、終端店的支持力度等多重舉措,提升青青稞酒的增長和發展,但白酒行業一、二線品牌的加速沖擊仍帶來巨大影響。半年報數據顯示,青青稞酒營收主力軍中高檔青稞酒上半年同比下降達27.96%。而分區域來看,省內外市場也均呈現下降趨勢,省內同比降幅27.42%,省外同比降幅7.34%。
顯然,伴隨全國性名酒品牌市場的進一步下沉,青青稞酒曾經擁有強勢占位的根據地市場蛋糕,已經被越來越多外來品牌所瓜分。加之終端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加,消費者動銷投入增加,營銷推廣費用增加,青青稞酒正面臨公司內外的多重高壓。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青青稞酒作為西北區域性品牌,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地理位置偏遠及經濟生活水平不高等帶來的發展限制。西北市場容量小,且又受到外來品牌的一定沖擊,市場下滑是現階段行業發展情況下的一種必然。而省外市場的拓展,青稞酒小品類具有極大空間限制,同時青青稞酒品牌影響力、企業規模、前期資金投入等方面又處在相對劣勢的位置,對其而言,全國化路徑將是一場更為持久而艱難的戰役。
基于此,青青稞酒也在不斷尋求轉型突破的方式。例如圍繞產品矩陣的優化與強化,在上半年完成十余款新產品開發;立足品質優化工程,發起成立中國青稞酒研究院;聚焦營銷變革,引入勁酒人才隊伍等。這些新的舉措在目前或許難以帶給青青稞酒明顯轉變,但也的確給它帶來了新的發展動能。當前的行業狀態,對青青稞酒來說就像一場需要持續一定時間的陣痛,而陣痛過后的好與壞則需要留給時間評判。
行業分化成長態勢突顯,區域酒企自有難言之處
立足如今白酒行業的整體形勢,青青稞酒面臨的困境并非個例。根據已發布的半年報及半年報業績預告可以看到,例如金種子、伊力特等區域代表品牌都正當經歷業績下滑的問題。伊力特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9.40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72%,實現營業利潤2.7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2.20%。金種子酒也在此前7月發布公告稱,預計2019上半年其凈利虧損3000萬元到3600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對于虧損緣由,青青稞酒與同為西北區域品牌的伊力特有著更為相似境遇。省內市場銷售總量萎縮,省外市場處在艱難開拓期,同時營銷面臨戰略轉型。而金種子則更多是原有核心產品競爭力下滑,跟不上市場消費升級主流趨勢所導致。市場消費主流價位產品上移是這些呈現市場下滑的白酒品牌共有的因素。
而與之相反,包括茅臺、五糧液、古井貢酒、水井坊、酒鬼酒、今世緣、迎駕貢酒等知名白酒企業,在2019年上半年均交出了一份靚麗答卷,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同比增長。一方面是其品牌本身的全國化屬性,讓企業站在了本輪洗牌的頂端位置,營收與凈利潤增長是水到渠成之事,另一方面,同為區域性品牌一類,則多是其發展轉型已經開始取得成效,例如酒鬼酒的整體品牌復興,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及迎駕貢酒生態洞藏品牌的成功塑造等。
明顯看來,隨著白酒進入品牌為王的新周期,行業結構性增長形態下,市場的分化已經越來越明顯。區域酒企生存之難,難在市場基礎不牢固,更難在產品與品牌影響力的落后。古井貢酒能夠從曾經的徽酒區域品牌,逐步形成現在泛全國化的布局狀態,并在當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舊保持高速增長,其最核心便在于它非常成功打造出了年份原漿這個高價值的產品體系。作為區域酒企,古井貢酒已經順利完成蛻變。
而對于現在仍處于相對劣勢的區域品牌來說,他們更需要通過改革重新構建在產品及品牌上的核心競爭優勢。這是一次巨大挑戰,亦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重點就在區域品牌能否找到行得通的正確的道路。當前,青青稞酒在董事長李銀會的帶領下,選擇核心攻堅產品品質這一方向,專門成立中國青稞酒研究院,雖然顯現成效可能需要經歷一個長久的儲備期,但在一些人看來,如果同時把其小品類的特色價值不斷放大,或將是一條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