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末,中國酒業在產業深度調整后,產業結構得以重建,產區建設得以顯著。在消費升級的助推下,產業進一步實現了品質的升級,市場營銷的變革、科技創新的提速,這些都為“十四五”產業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但是,消費的持續升級和產業政策的突破,激發了產業投資熱點。中國酒業,尤其是白酒產業在2020年疫情下呈現的極強抗壓能力,愈發受到資本的高度關注。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2021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論壇”上曾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使產業結構調整幅度加劇,市場供需矛盾誘發名酒產品價格上漲,產業內部矛盾的積累激發品類競爭加劇,資本市場審美疲勞和社會輿論等不確定性因素疊加,致使產業再次調整的誘發因素驟然提升,整個產業應予以高度重視。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中,關于白酒產業的目標是白酒行業產量800萬kL,比“十三五”末增長8.0%,年均遞增1.6%;銷售收入達到9500億元,增長62.8%,年均遞增10.2%;實現利潤2700億元,增長70.3%,年均遞增11.2%。尤其是名優酒比例提出增長到8.1%?梢钥闯,名酒效益是“十四五”時期產業的重心。
在產業結構上,打造“世界級名酒產區”。進一步深化產業集群發展和集約化發展,合理布局產業結構,拉動和提升產業鏈價值,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發展,建立產業新格局,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川黔兩省無疑最具備這樣的基礎。
在品牌培育上,實施“世界頂級酒類品牌培養計劃”,有效推進中國酒業民族品牌形象提升,推動中國酒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引領世界酒業發展方向。中國名酒是當然的責任。貴州同樣必須有所作為。在文化普及上,打造“世界級酒文化IP”。做好遺產保護,創造文化經典。白酒的物質和文化雙重屬性決定了其文化價值培育的重要,多年來,我們在中國白酒文化價值提升方面遠遠不夠。我們要讓中國白酒分享與表達的文化價值在全世界傳播。貴州白酒產業也理當有所作為。
在社會責任上,打造“世界級公益品牌”。將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打造成享譽全球的公益品牌,影響酒類消費人群達5億人次以上。社會責任的彰顯是產業構建良好社會關系的核心。
在人才建設上,打造“世界級酒類教育機構”。成立專業教育培訓機構,強化職業序列教育。(比如工匠學院計劃的實施)實現釀酒產業與教育產業相融發展,塑造人才培育聯動體系創新教育模式,打造國家、產業、院校、企業四級聯動人才培育體系,全面提升酒業人才水準,進而推動產業發展。力爭“十四五”期間完成50萬人的培訓鑒定工作。中國酒業協會以及與國內所有的相關教育機構、科研單位,和一些名酒產區和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正在全面推進計劃的落地。
在市場建設上,實施“酒類大商1510培育計劃”。培育千億級酒類大商至少一家,百億級5家,50億級大商10家。產業良好的生態構建,有大酒企,一定要有大酒商,合理的結構更有助于產業服務好市場,服務好消費者。
在科技創新上,充分發揮產業力量、產學研協結合模式的優勢。形成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和合作共建的分享體系,培育和建設“傳統白酒先進創新中心”。剛剛結束的酒博會,我們回顧了從建國以來中國白酒的科技歷程,我們取得的科技成果,未來我們的探索方向。我們從試點到計劃,再到長效科研機制的建立。我們的科技貢獻,應該是我們產業的驕傲。但是,我們面向全社會的科普傳播遠遠不夠,以至于很多人認為白酒沒有什么科技含量。時常被娛樂,甚至被嘲諷。中國白酒在生物發酵研究的突破都是世界生物發酵領域的重大指南。中國白酒在復雜蒸餾酒體系的成果都是引領世界科技前沿的課題。讓中國白酒科技自信成為國人的科技自信,讓中國白酒的科技價值成為國人驕傲是我們必須在十四五期間做好的重要工作。
在生態保護上,構建酒類產業生態釀造體系,促使酒類產業向綠色生態發展全面轉型。將通過建設“零碳產區”、“零碳工廠”為目標,推動酒業“碳中和”相關標準、規范和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酒業碳排放標準體系建設,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零碳”發展模式,不斷提升酒業在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力。加強釀酒自然生態與釀酒微生態的研究,全面提升白酒釀造生態價值。
在產品結構上,緊緊抓住消費升級和消費能力逐步提升的契機,以品質消費助力品質升級和市場升級。以品類多樣化豐富市場供給,助力美好生活。
在質量安全上,系統構建產業質量標準化體系,做好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梳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標準化體系。在生態釀造,產區標準,酒莊標準,產品標準體系構建上全面升級。
在知識產權上,設立“反侵權假冒偽劣工作促進委員會”,整合酒業與知識產權領域各方優質資源,協調指導酒業知識產權發展基礎。
在原料基地建設上,將積極推行白酒專用糧基地建設。“讓好酒是種出來的”扎扎實實落地。
關于醬酒產業已成為政府熱點、產業熱點、輿論熱點、企業熱點、資本熱點,宋書玉理事長明確指出,熱度已足夠,如何行穩致遠,必須冷靜看價值,冷眼看熱度,冷腦看趨勢。
一、冷靜看價值 品質是價值的核心支撐:茅臺價值提升,無疑是貴州酒業發展的強大動能。要清醒認識產能與價值,價格與價值,價值與再造價值的關系。宋書玉理事長認為,這應該是醬香型白酒產業“十四五”時期的第一個核心命題。
關于產能與價值:在上產能的時候,一定要解決好存量和增量之間的關系。增量應該為存量價值提供上升動力,增量不能成為存量價值的下行壓力。貴州省醬香型白酒品牌價值結構的頂層設計尤為重要。產能結構設計非常重要。
關于價格與價值:價格是價值的體現主要形式。價格是產品品質的表達,價格是服務品質的表達。支撐價格的根本是品質。品質是價格的基石,品質的不斷升級才能支撐價格。名酒價格的成功,一定是品質不斷提升的結果。供需關系是維系價格的核心。合理的供需關系是價格穩定的核心所在。上一輪調整前,政務消費助推了白酒價格上漲。“十三五”期間可以說是真正的非政府消費推動了價格恢復,消費持續升級保持了白酒價格穩中有升。所以,限價一定是為了保價,提價一定為了調節供需關系。
釀酒產業有高質低價的成功者,酒好,買的便宜。沒有低質高價的成功者。酒不好,買的還貴。所以,警惕低質高價。尤其對唱熱的價格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品類價格優勢的炒作非常危險。品類當然有價值體現。但是,渠道利潤的支撐的唱熱價格,機構利潤支撐的唱熱價格,營銷利潤支撐的唱熱價格。其結果消費者付出了更多成本。醬有高低,釀有區別,醬香白酒等級標準尚不清晰的當下。尊重消費者是本分。低質高價是產業之痛。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一定要做好大曲醬香型白酒產品標準體系建設(核心工作之一做好產品等級表達。)
關于價值再造價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關注產能的同時,必須關注產業鏈價值提升。酒旅游,酒文創,酒體驗,酒經濟的價值升級。一瓶酒可以實現N瓶酒價值提升是產業高質量發展另一個重點。再造一瓶茅臺酒,產業鏈價值長度足夠容得下。再造一瓶茅臺也許是偽命題,價值鏈再造一個或幾個茅臺一定是有所作為。白酒產業的全產業鏈價值遠遠沒有被發現,更沒有被挖掘。貴州省白酒產業十四五發展的第二項核心工作就是白酒產業鏈價值提升。
二、冷眼看熱度 一流企業的標志是釀造安全,釀造高品質,嚴苛的標準體系保障,誠信經營,負責任宣傳。唱熱醬香是茅臺的引領,也是醬酒人共同的努力。這是白酒產業良性競爭的動力。其他香型也應該唱熱。但是過度炒熱需警惕,炒過頭了也許會瘋掉。
正確看待品類熱度:品類炒熱,利潤炒熱,踩他香頌醬香,萬不可取。醬香當然可以大聲表醬香之美,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歡醬香。但不可毀他香之美。我們要尊重中國白酒的本源:尊天而釀,尊重所有的釀造,天之大,以浩瀚之喻,天釀美酒之眾。人之善,以專注之稱,匠心釀造之精。美酒共處,乃天之道,美美與共,乃人之道。天人合一,美美與共,正是世界美酒之哲學。天人合一,理當美美與共。美酒各有其美,各表其美。作為真正的釀酒人,還要有美人之美的境界。
美酒各有其美,當然,消費者各愛其美,這同樣是天經地義。品類有更迭,名酒才永恒,消費理性,消費多元已經成為當下,各美其美,各愛其美一定是未來。貴州省白酒還有董香,也有濃香等等,同樣是貴州白酒之美。
防止投機和攪局:白酒產業是一個典型的時間產業。要警惕一夜之醬帶來的極大風險,個別從沒有釀醬香白酒的企業,一夜之間也出了醬香型白酒產品。剛剛才開始釀酒的企業也很快出了醬香產品。這都是欺世盜名,這些墻頭之釀,會毀了醬香,也會毀了中國白酒產業。耐不住寂寞者,一定會投機,蹭熱度者一定是攪局。不是有句老話:說過的話早晚是要驗證的,出來混,欠的賬早晚是要還的。貴州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面對資本熱度,渠道熱度,一定要防止投機和攪局。讓投機和攪局者出局。建立以時間考核,品質考核的產業發展格局。構建貴州省白酒產業完善的生產準入,釀造規范,產品標準。只服務于真正不惜代價,只為釀一瓶好酒的人。可以說,真正能夠釀一瓶好酒的人,就是有情懷、有追求,耐得住寂寞、不差錢的人。
三、冷腦看趨勢 未來白酒產業發展方向很明確:向優勢產區集中,向名酒品牌集中。未來消費者喝什么酒:答案很明確:喝好酒,喝名酒,喝老酒。把握趨勢,要形成以下四點共識。
第一點共識:打造世界白酒核心產區。在產品和品類關系上,必須清楚認識到:沒有品類的永久輝煌,只有產區的永恒價值。品類優先有寬限,產區品質沒高限。打造世界名酒產區是貴州省白酒產業十四五第三項核心工作。世界名酒產區還沒有一個大開發成功的案例,反之都是通過嚴苛的限制而發展起來的,可能我們這么多年老做加法,忘了減法怎么做。也許有人會說,先大發展,而后再大治理,也許也可以。成本有多高,無法預測,也不敢預測。因為,許多大開發到大治理的教訓深刻。高質量發展一定是高準入,高標準,長時間。因此,建立高質量的產區標準體系指導產業良好發展是重中之重。
第二點共識:黔川協同,不負天地,釀好酒。中國白酒是自然釀造的美酒,茅臺之所以成名就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釀造微生態環境,釀造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天賦赤水,赤水河流域孕育了醬香名酒。因此,貴州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協調黔川兩省,共同保護赤水河流域生態資源,共同守護,協同發展,尊重產區,尊重美酒地理空間。
第三點共識:產業體系構建,尤其是釀酒原料基地培育,好酒是種出來的,不是想釀多少釀多少。家有余糧釀好酒,有多少原料支撐,釀多少酒。也不是能釀多少釀多少, 能不能拿別人家糧來釀酒,貴州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思考。且要明確態度。再一個層面就是要解決好大中小,高中低,多品類協同發展。白酒產業的特殊性,很長時間難以實現高度集中,多元化需求決定了白酒產業的產品個性化特色。產品等級化需求。因此貴州省白酒產業的良好發展,必須解決好大中小企業的協調發展。必須解決好產品等級高中低協同發展。解決好名酒品牌,產區品牌,酒莊品牌,多品類。業態多樣化協同、協調發展。第四點共識:構建產業發展強大支撐力。決定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人才,尤其是傳統產業。白酒釀造技能人才的培育,釀酒科技人才的培育,文化、營銷等人才的培育體系要健全?蒲衅脚_,產業服務平臺要健全。圍繞產業鏈需求,共建高質量供給資源。
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大幕已拉開,宋書玉理事長深切呼吁,中國酒業的行穩致遠,需要大家一起攜手,明確方向,明確目標,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一路春風陪伴,不被寒冬遭遇。一路堅定前行,等待歲月陳釀。只為釀一杯更美的美酒,贊美更加美好的生活。(原標題:冷靜、冷眼、冷腦 ——中國酒業的“行穩致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