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酒業市場環境回暖,酒企業績整體改善,在上市酒企表現更為明顯。藍鯨產經記者對比了已經發布上半年財報的11家白酒企業的財務數字發現,目前整體業績亮眼,其中老白干酒(600559.SH)、舍得酒業(600702.SH)和水井坊(600779.SH)的凈利潤增長幅度最為驚人,中高端酒助推區域酒企業績增長的趨勢極為明顯。
但是,繼去年10家酒企的蓄水池呈現下降狀態后,今年已有8家酒企的預收款項為下降狀態,這也引起業內的普遍擔憂。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中高端酒助推酒企業績增長
在19家白酒上市企業中,已有11家酒企披露了2018半年報,全部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
不僅如此,已經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報的五糧液(000858.SZ)和古井貢酒(000596.SZ),其業績表現也頗為亮麗。五糧液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212億元,同比增長36%左右;預計實現利潤總額約97億元,同比增長39%左右;古井貢酒也預計實現盈利8.23億元-9.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70%,古井貢酒對此表示,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營業收入的增加和產品銷售結構上移所致。
由于順鑫農業(000860.SZ)僅披露了白酒業務的營業收入,而未披露凈利潤,因此其凈利增長幅度并未計算在內。在其它已披露業績的酒企中,以老白干酒、舍得酒業和水井坊的凈利潤增長幅度最為驚人,分別實現了208.01%、166.05%和133.59%的超高增長。
業內普遍認為,老白干酒業績增長主要是與豐聯酒業進行合并報表有關。今年4月份,老白干酒完成對豐聯酒業的收購,并對豐聯酒業進行合并報表,由此也帶來了公司營業收入的利潤的增加。據財報顯示,2018年4-6月份,豐聯酒業實現營業收入2.57億元,凈利潤 2748.34 萬元。此外老白干酒也指出,報告期內,公司梳理產品線,優化產品結構,深化市場建設,2018年上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毛利率增加,費用率下降,利潤增加。
與老白干酒不同,舍得酒業的凈利潤增長主要受益于中高端產品的增長。數據顯示,1-6月舍得酒業的中高檔酒銷售收入上漲了17.84%,達到8.16億元。
2015年8月,舍得酒業更換了新東家,天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38.22億元的價格獲得沱牌舍得集團70%股份。此后舍得酒業采取了聚焦中高端,以“舍得”為核心的戰略,自此業績進入快車道,其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6.38億元,同比增長12.1%;實現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79.02%,凈利潤超越了此前四年之和。
海納機構總經理呂咸遜對此公開表示,上半年舍得酒凈利潤實現高增長,主要得益于中高檔產品舍得酒的高增長,說明企業打造為世界一流名酒品牌的戰略聚焦是成功的。
無獨有偶,水井坊對于營收增長的原因解釋為,主要系本期核心產品銷量增長,導致收入相應增加所致。而通過經營數據也能夠看出,水井坊的高檔產品營收增長幅度驚人,達到了60.19%。
水井坊總經理范祥福此前在接受藍鯨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將繼續聚焦次高端以及高端市場,其中,次高端主要指的是300-600元價格帶,高端則是600元以上產品,這也意味著水井坊的核心產品是八號、井臺和典藏,將90%聚焦這三款產品,并通過品牌內涵、渠道建設和人才發展上的繼續投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情況。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現在中國酒水行業形態發生變化,酒水消費向一線酒企和區域名酒企業傾斜。受此影響,很多中小型酒企淘汰退出,留下大量市場空間,其中一線酒企如茅臺、五糧液等業績持續上升,區域名酒企業也在不斷收割市場。其中,尤其高端和次高端產品的增長最為明顯,而舍得酒業和水井坊基本完成了產品高端化的結構調整,老白干酒也在上調產品結構,因此成為此次產業調整的受益者 。
事實上,除了上述3家酒企外,其它已披露業績的酒企凈利潤也都實現了雙位數以上的增長。
青青稞酒和*ST皇臺持續虧損
除了上述13家酒企外,青青稞酒(002646.SZ)和*ST皇臺(000995.SZ)同樣披露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報,表現均不樂觀。
事實上,青青稞酒在4月25日公告的 2018 年一季度報告中預計的業績為,2018 年 1-6 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為-15.00%至 0.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 8991.41 萬元至1.06億元。
7月13日青青稞酒發布公告稱,上半年母公司銷售收入增長,導致消費稅及附加增加;與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委托理財本金減少,理財收益相應減少,預計1-6 月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15%至25%。
藍鯨產經記者了解到,青青稞酒近年業績表現不佳,2014-2017年的凈利潤連續四年下滑,分別為3.17億元、2.31億元、2.16億元和-9416.43萬元,同比分別下降了15.03%、27.19%、6.44%和143.57%。該公司將去年業績陷入虧損歸咎為,主要是受到中酒時代酒業(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酒時代”)商譽減值的影響。
蔡學飛對藍鯨產經記者指出,目前中酒時代換賽道變身為運營服務商,而青青稞酒做為傳統酒企缺乏相應的互聯網技術經驗和成功案例,另外酒類電商的運營服務競爭也較為激烈,青青稞酒的優勢不明顯,前途也并不明朗。
而*ST皇臺今年上半年虧損面較以往收窄,但依然面臨退市的危機。據業績預報顯示,1-6月其虧損2400 萬元-2800 萬元,虧損額較上年同期下降48.75%-56.07%。
*ST皇臺對此表示,虧損主要受非經常性損益因素和刑事案件造成的后遺癥因素影響。首先,上年同期公司根據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0 名自然人投資者 “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的一審判決結果,由此增加了當期損益 2310.78萬 元。本報告期該類訴訟對當期損益的影響為 12.59萬元。
此外該公司前董事長盧鴻毅等人涉嫌侵占和掏空上市公司資產的犯罪行為,給公司帶來了極大傷害(已處于公安機關立案偵察階段),造成公司經濟損失巨大,資金嚴重不足,涉訴案件眾多,產品價格倒掛,市場銷量萎縮,加劇了公司的經營困難。同時,由于急需流動資金數額較大且遲遲不到位,新產品上市節奏放緩,導致營業收入下降,尚處于虧損狀況。
由于此前*ST皇臺已經連續兩年虧損,這也是其四度戴帽。受此影響,*ST皇臺有意進軍幼教行業,并將白、紅酒業務轉入旗下子公司,業內普遍認為其有賣殼跡象,剝離酒水業務意圖相當明顯。
“蓄水池”水位持續下降
白酒企業的預收款項一直被稱為“蓄水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未來業績的增長能力。藍鯨產經記者發現,在已經公開披露上半年財報的11家酒企中,共有8家酒企的預收款項有著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下滑程度最為嚴重的是水井坊,下降了80.6%,水井坊對此解釋為,主要系年初收到為春節備貨的預收款較多而半年末相對減少所致。今世緣則下滑了70.86%,其表示主要系部分期初預收的貨款本期已銷售發貨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白酒企業的領軍企業茅臺(600519.SH),今年上半年的預收款項也下跌了31.11%。對此茅臺相關負責人對 媒 體表示,預收賬款出現大幅減低,是茅臺改善服務,要求經銷商按月打款,在確定計劃前不用提前匯款后出現的正常現象。據稱,包括減少經銷商占款壓力在內,茅臺銷售部門的系列便利措施已出臺數月,目前運作順利。
事實上,在2017年的財報中,預收款項下降問題已經凸顯,包括茅臺在內的10家酒企的預收款項較期初余額皆有所下降,即超過一半酒企的“蓄水池”水位下降,這也引起了業內的普遍擔憂。
在預收款項下滑的同時,酒企的銷售費用在明顯提升,在目前披露財報的酒企中,僅有舍得酒業和伊力特(600197.SH)的銷售費用呈現下降,而其它酒企的銷售費用均在大幅提升。其中水井坊提升了102.6%,而茅臺則提升了59.52%,酒鬼酒(000799.SZ)也提高了41.74%。
除此之外,白酒企業的研發費用則普遍有著下降趨勢,目前有5家酒企的研發支出出現下降,其中,茅臺的研發支出下降了60.67%,舍得酒業則下降了97.87%,酒鬼酒下滑了44.38%。
蔡學飛表示,預收款項和銷售費用的變化與行業行態有關,目前大部分酒企都在聚焦中高端,如此一來,便決定了產品的培養周期長、前置性資源投入增加,導致了上述變化。此外,由于中高端產品價格較高,因為渠道的進貨意愿降低,酒企一方面在調整渠道考核標準,不再以壓貨為唯一指標,而是執行“非飽合性營銷”,以動銷做為渠道的考核標準;另一方面,酒企也布局了渠道的多元化,受此影響,預收款項的下滑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