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至,不少葡萄酒商開始嘗試采購禮盒為旺季做準備。但最近WBO卻了解到國內包裝材料出現漲價。
各路酒商今年采購禮盒的數量是增是減?WBO采訪了多名相關人士,力圖深入了解一線情況。
原材料上漲8%,酒類包材上漲10%,禮盒供求關系改變
從事酒類包裝生意的南京出色包裝有限公司的蒙君向WBO介紹:今年的酒類包裝材料價格大概上漲了10%左右。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環保大檢查,國內很多小型工廠因此而停工、關門。而原材料上漲了8%的樣子。此外物流費用上漲也對酒包裝材料漲價有推動。
某酒類包裝設計工作室創始人徐曄則告訴WBO:現在去問包裝材料,不是先問漲價多少,而是問有沒有貨。
濟南歌琳寶紅酒行總經理宋欣宇也表示:紙箱的價格上漲,在北方地區很普遍,山東特別突出,原來一個4.2元的禮盒如今漲至7元,原因是廠家環評未通過,沒法生產,供求關系決定的。這段時間禮盒需求量突出,我把訂單都轉到無錫去了。
木盒也斷供,采購訂單未完成
唐山美度1855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懷成告訴WBO:我們主要是木盒占比大,每年中秋,我們都會采購上千個木盒,主要通過山東曹縣的一些廠家。
“但今年環保壓力特別大,很多小型廠家都被勒令停工整改了,這導致木盒一時間供不應求,廠家告訴我們生產不出來。我本來想訂1000支,供貨商卻說少一點還好辦,多了反而不好弄。”董懷成說道。
董懷成指出:目前廠家都是斷斷續續給我們供應,我們現在訂了500支,還不敢保證供應得上。很多木箱廠家都是小廠,環保能力差,受打擊是遲早的。
部分酒商禮盒采購意愿降低,低端酒取消禮盒裝
包材上漲對葡萄酒商采購禮盒的積極性有無影響?蒙君指出:采購量的確在下滑,一方面是原材料上漲導致,一方面是消費習慣變化。以前2瓶裝禮盒的采購量比較多,現在卻是6瓶裝較多。其次,經銷商做禮盒要承擔資金,還有很多精力,比如分裝、倉儲需要人力。如今價格空間小,他們沒有積極性做這些事情。
在安徽經營葡萄酒的卡桐葡萄酒中國區總經理張中華也表示今年葡萄酒銷量比去年高,但禮盒采購量跟去年基本持平,說明禮盒使用比率減少了。
“如今消費者已越來越清楚進口葡萄酒沒有禮盒這一事實,故很多人自飲的都直接不要禮盒。如果要的話,都是送給貴客,對禮盒品質的要求則更高。”張中華說道。
為順應形勢,卡桐葡萄酒的低端產品都不用禮盒。“本身我們出貨價為30元,經銷商加個禮盒賣200元。價格和價值不符,品牌美譽度會降低。”張中華說。
有酒商不希望顧客太關注外包裝
在遼寧銷售葡萄酒的美葡精品酒業今年也沒考慮多備禮盒。談及原因,負責人徐曉童表示:我們的禮盒供應商在價格方面還頗為穩定。不打算準備太多禮盒的原因,一方面是禮盒很占庫存,一方面現在公款消費幾乎為零,遼寧經濟疲軟,企業采購也大幅減少。
“其次,我們并不希望把顧客的吸引力引導至各種花哨的禮盒上,我們更希望能夠多留一些時間給顧客介紹介紹酒款的背景與品質。”徐曉童說道,“因此,我們今年僅采購了款式不多、簡單大氣的禮盒。”
宋欣宇則表示今年禮盒訂單量與往年相比變動不大,還是按照去年的計劃來排,原因在于禮盒設計比較標準化,除了中秋,平常也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