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的消費黃金季,白酒企業已經錯過了兩三年。擠泡沫的寒冬期開始回暖,如此背景之下,今年的旺季消費走勢似乎更牽動行業神經。無論是提價還是跨界、促銷,旺季到來前的白酒業已經不平靜,接下來是不是暴風雨,就看消費是不是回歸了。
前“市”回暖 雙節搶戲
2014年白酒業似乎有了明顯回暖,2014年白酒銷售量較2013年增長了5.5%,而2013年銷售量較2012年下滑了2.7%,但銷售額卻下降了1.2%,可見去年一整年市場回暖的信號并不在價格上。
在尼爾森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在眾多拉動中國白酒市場回暖的原因中,除了依舊非常樂觀的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不斷攀升的中國消費者,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源于酒商加大的促銷力度,以及來自于非旺季銷售的拉動。
盡管尼爾森對全國22個主要城市的超過1100家賣場的監測顯示,春節和中秋依然是對白酒最重要的兩個節日,但相比過去幾年,其重要性明顯縮水,2014年春季和中秋節銷售額分別下滑9%和1%。
2015年白酒“金九銀十”眼看著就要來了,中秋、國慶接踵而至的時候,無論是酒企還是酒商,顯然都想抓住這個重要的節點,有的為了重新搶占價格制高點,有的就是為了讓你能多喝點。
酒企提價 備戰旺季
早在這個月初,五糧液就將核心產品52度五糧液(普五)的出廠價格由每瓶609元重新恢復到659元。這與之前市場預估的漲價20元相比,顯然超出了預估。而五糧液的上一次調價還是去年5月,普五出廠價由729元直降至609元。
對此,五糧液方面解釋稱,“價格的漲跌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此次恢復普五出廠價,是順應市場而為。從上半年形勢來看,價格穩中有升”,五糧液方面更認為:“而從市場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符合市場及消費者預期。”
在此之前,茅臺、瀘州老窖等一線白酒品牌也相繼對核心產品進行了調價,53度飛天茅臺終端售價上漲百元至1190元/瓶。有分析認為,現在提價,或是為接下來的旺季做準備。
對于消費者來說,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經過了幾年寒冬期的調整,白酒行業去年已經見底,行業泡沫也已擠得差不多了,是時候露出回暖跡象了。等待白酒再降價以“抄底”囤貨的消費者,未來也許要失望了。
酒商跨界 鋪墊節慶
一邊是酒企的漲價準備,另一邊則是酒商的跨界狂歡。8月13日下午,酒仙網與e代駕正式宣布戰略合作。對此,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解釋稱,讓喝酒與駕車這原本格格不入的兩個事情,通過雙方合作找到了良好的平衡點。兩個平臺利用互通積分的方式,在雙方積分商城換酒水產品或代駕服務,打通了酒后找代駕這一消費場景。
尼爾森的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未來2~3年內酒類消費者網購意愿顯著高于傳統渠道。另外,尼爾森的電商數據顯示,2014年白酒線上的銷售規模已經達到大賣場的三分之一,且白酒線上銷售增長率達到108%。
研究分析認為,除了借勢網絡線上媒體和節慶經濟,酒商還需營造更多值得慶祝的消費節日,將白酒消費大眾化落地。據悉,酒仙網于8月11日~9月11日期間舉辦六周年店慶,明星簽名酒、60萬瓶酒1元購、新品首發、中秋大促專場等促銷活動將輪番登場。
數據顯示,2014年促銷帶動的銷售占整體白酒銷售比重31.2%,比2013年增長2.3%,就前十熱賣單品而言,平均價格下滑6%,而銷售額增長率達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