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項研究發現,法國的葡萄園只有2%由外國投資者所有。
在法國,葡萄酒不僅僅代表著一份激情或一個行業,更是文化遺產。所以當外國投資者收購法國葡萄園時,當地媒體紛紛報道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正在像巨無霸漢堡一樣越來越全球化。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這樣的宣傳有些過于夸大。
Vinea房地產中介公司研究發現,外國投資者只占有1.98%的法國葡萄園。根據他們的調查,吸引外資的主要是三大地區,波爾多、朗格多克-魯西榮和普羅旺斯。
英國人是法國葡萄酒的一號粉絲,占法國葡萄園國外投資的22%,盡管研究顯示2008年金融危機后英國投資大幅放緩。緊隨其后的是中國業主21%;比利時17%。美國6%。
Vinea總經理 Michel Veyrier表示,“三年來我們注意到國外投資的撤退。為了量化和分析這一現象,我們決定進行詳盡的研究。”
Vinea團隊參考本公司及政府機構數據,如農業部和法國農業耕地銷售監管機構Safer等。同時,他們還對8000名葡萄種植者和葡萄酒行業成員進行了訪問。
然而,這份研究只考慮到直接投資。專業融資機構Wine Bankers的合伙人Maxime Kusak Depailler表示,“有很多國外投資者,他們在法國擁有信托公司、控股公司或子公司。”
Veyrier承認,“我們認為,在現實中我們的數字應該增加10%左右,因為一些持有企業無法確定投資者。”
這項研究涵蓋了148萬英畝或80%的法國葡萄園。香檳區、干邑區和雅文邑區被排除在外。另外,科西嘉島、薩瓦、侏羅、阿爾薩斯等小產區也排除在外。
在波爾多,中國投資者擁有當地47%的國外投資葡萄園。Howard Kwok表示,過去十年這一趨勢在不斷加速。自1990年代末起,他的父親郭炎(Peter Kwok)便開始在波爾多購買土地。
朗格多克-魯西榮的受歡迎程度更令人意想不到,國外投資的葡萄園面積達到5,200英畝。研究發現這里是最國際化的地區,有超過20個不同國家的人來到這里。這里的葡萄園不僅更便宜,也有很大的改進質量和創新的空間。朗格多克地區葡萄酒監管委員會(CIVL)的Jérôme Villaret表示,“你可以用非典型混釀生產葡萄酒,創造新產品。”
Vinea調查同時探索特定區域吸引外國投資者的動向。桃紅酒的繁榮是普羅旺斯受歡迎的很大原因。
另一方面,盧瓦爾河谷、北羅訥和勃艮第-博若萊地區很少有國外投資。Vinea報告,土地可用量少、既有大業主和葡萄園的高成本似乎是主要原因。
去年9月收購波瑪莊的美國企業家Michael Baum表示,“這里沒有大量的外國投資。首先,勃艮第是一個小葡萄酒產區。第二,勃艮第人很懂得保護這里的遺產。“不過Baum感覺他已經“完全受到當地社區的歡迎。”
業內其它公司認為,Vinea公司的研究結果基本是準確的。“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法國葡萄園屬于法國的公司和個人。”Kusak Depailler說,“這里一直有外國投資者,以后也會有,他們會一直受到不同葡萄園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