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80年的王朝酒業,是中國第二家、天津市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合資外方是世界著名的法國人頭馬集團有限公司,一度與張裕、長城一起被稱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的"老三強"。如今這顆昔日的明珠已經蒙塵。
在停牌進行內部調查近兩年半之后,王朝酒業(下稱王朝酒業)昨日晚間10點55分在港交所以一紙公告公布,其被調查的原因竟是被舉報信指控虛構銷售額超過4.5億元!
明珠蒙塵:被指控虛構超4.3億銷售業績和價值5億元過期葡萄酒庫存被轉移
王朝酒業的內部調查始于兩年半之前。2013年3月,王朝酒業稱,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羅兵咸永道”)接獲匿名人士提出的針對王朝酒業若干交易事項的指稱(下稱“指稱事項”)。隨后,該公司委托法律顧問與獨立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安永”)進行內部調查,以核實指稱事項的真偽。
王朝酒業昨天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停牌原因是有匿名信分別指控上海王朝銷售公司與一家客戶在2010年虛構4.3億銷售業績,2010年囤積在江蘇太倉和福建漳洲倉庫中價值5億元的不適銷葡萄酒庫存去向不明。
據王朝酒業的公告,三封指控信提出了四項指控。第一項指控是上海王朝銷售公司為了達成銷售目標并且獲得獎金,與客戶A在2010年達成一份總代理協議。在簽訂協議的幾個星期內,客戶A以現金匯票的形式支付給上海王朝銷售公司4.3億元。但是客戶A不提貨,自己不銷售。這4.3億庫存的責任完全由上海王朝銷售公司完成。協議中上海王朝銷售公司還承諾2010年盡快完成庫存的對外銷售,并將貨款加上利息償還給客戶A。由此這筆4.3億元的貨物是虛構的。
第二項指控指出,2011年,王朝酒業又按照類似模式與客戶B簽訂相似的協議。
而第三項指控,則指出2010年和2011年中第四季度采購總額度超過5000萬元的幾個客戶,就是配合王朝酒業虛構銷售業績的另一方。
第四項指控則指出,2010年囤積在江蘇太倉和福建漳洲倉庫的價值5億元人民幣的葡萄酒由于不適銷,絕大部分沉淀在庫中。隨著時間推移,受外包裝霉變、酒標不符合國家最新標準、已經過期等原因影響,這些積壓在庫中的存貨已經無法推向市場。然而指控信稱這些變質葡萄酒大部分已轉移,要想找出庫存葡萄酒的真實情況困難重重。
對于陷入虛增銷售業績指控的經銷商,王朝酒業并未公布具體身份。僅透露客戶A是王朝酒業一位上?蛻,在2010年末被委任為華東地區老干紅和半干白的主要分銷商,是一家國有企業。而客戶B則是一位深圳的客戶。在2011年末被委任為江蘇地區集團產品的獨家分銷商,其為一家上市公司。
出現如今的局面并不令人意外,王朝酒業業績造假的傳聞自其停牌開始就流傳至今。去年,王朝酒業第二大股東人頭馬集團在其上市公司公告中披露,王朝酒業是由于欺詐指控(allegationsoffraud)而進行內部調查。
財務造假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位與王朝酒業多有接觸、關注王朝酒業多年的人士周華(化名)認為,虛增業績一事幾乎可以肯定是存在的,由于舉報信通常會夸大,可能實際金額沒有舉報信中的那么大,"我們當時核算了,王朝的實際銷售額不可能有其對外公布的那么高,虛增了幾個億是有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查詢王朝酒業年報獲悉,2010年王朝酒業對外公布年報中銷售額為16.15億港幣,比2009年的14.83億港幣增長8.9%,但2010年其運輸物流費用為0.62億港幣,比2009年的運輸物流費用0.77億港幣反而同比下降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