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啤酒老大華潤啤酒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華潤集團(啤酒)有限公司以243.5億港元向荷蘭啤酒巨頭喜力出售40%股份,同時占有華潤啤酒60%股份的華潤創業以約4.63億歐元的總現金對價購買喜力0.9%股權。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此事件聯系華潤啤酒,但截至發稿前并未收到回復。行業專家則相對看好此次交易,啤酒行業分析師方剛向中國網財經表示,它們的合作有望實現“1+1等于2”。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華潤牽手喜力
華潤啤酒8月3日發布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華潤集團(啤酒)有限公司將出售40%的股權給喜力集團,折合成上市公司20.67%的股權,作價243億港元(約212.88億元人民幣);而華潤啤酒的控股股東華潤創業(占有華潤啤酒60%股份)則會收購喜力集團0.9%股權,收購價為4.64億歐元(約36.95億元人民幣),以此方式完成換股。
與此同時,華潤啤酒還與喜力集團簽訂了一系列相關條款,主要內容包括《商標許可協議條款清單》、《主要條款清單》以及《框架協議條款清單》。
主要內容包括,華潤啤酒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或獨占地域)內獨占使用喜力品牌的商標許可協議、喜力集團轉讓其在獨占地域的現有業務的協議(例如喜力集團在中國的三家啤酒生產工廠);喜力集團還將通過其全球化的營銷網絡,幫助華潤啤酒加快其中國啤酒品牌雪花啤酒的全球化發展進程。
對于此次交易的影響,華潤啤酒表示,此次交易為華潤啤酒提供了向高端啤酒市場擴展的重要戰略、長期發展以及價值提升的機會。
方剛認為華潤啤酒作為國內啤酒業的老大,喜力作為國內啤酒業老六,他們的合作是互補性合作。華潤啤酒規模第一但中高端較弱,喜力中國市場較弱,但是中高端很強,它們的合作有望實現“1+1等于2”。
發展同遇困境
在這之前,華潤啤酒的銷量增長持續萎靡。據同花順數據顯示,華潤啤酒自2013年實現雙位數10%的增長后,其啤酒銷量一直萎靡不振。2014-2017年分別實現11842000千升、11683000千升、11819000千升,最大同比增幅僅1%,其中2015年銷量更是出現下滑,幅度1.30%。
同時,華潤啤酒雖然擁有中國最大且縱深的分銷網絡,在國內總體占據領先地位,但一直缺乏高端品牌支撐,這為雙方合作帶來機會。
喜力啤酒在中國區的發展同樣也不樂觀。喜力啤酒2017年財報顯示,營業收入收約為人民幣1945.96億元,同比增長5.4%;凈利潤約為人民幣179.07億元,同比增長7.1%。喜力啤酒雖然業績呈增長狀態,但在亞太區總銷量增長幅度卻為負數。
資料顯示,喜力在中國擁有3家工廠,但市場分銷能力不足,渠道力孱弱成為了其發展的困境。
對于此次合作,華潤啤酒表示,華潤啤酒和喜力建立的長期合作關系具有高度互補性,華潤啤酒擁有市場通路網絡、廣泛的啤酒廠覆蓋以及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喜力強大國際高端品牌的加入將使公司受益。
方剛認為,華潤啤酒與喜力的合作是行業內的標志性事件,中國啤酒的競爭已經從規模競爭變成價值競爭,未來超高端是決定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