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間,皇臺發布半年業績修正公告,上半年皇臺酒業預計虧損4800萬元-5200萬元;如果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的凈資產或凈利潤為負值,皇臺將再次被實施*ST特別處理。這象征著行業復蘇的最后“摘帽”的酒企,本走著像水井坊、酒鬼酒一樣的路途,為什么,皇臺的命運似乎未曾改變過半刻?
事實上,在胡振平入主前,皇臺酒業內訌不斷、官司纏身、重組無望、業績虧損等問題一直存在;胡入主后,這些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如今,跟隨胡振平入主的監事會監事劉銳遞交了辭職報告,共事半年的總經理付耶成也掛印而去;資產抵押貸款、停牌重組中的皇臺更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內訌不斷,缺乏領袖人物
皇臺內部矛盾延伸出來的事情已屢見不鮮。在上海厚豐成為皇臺的控股股東后,皇臺內部矛盾開始凸顯,二股東北京皇臺董事曾多次在皇臺的董事會上投否決票,皇臺幾次轉型重組也因此受阻。此外,北京皇臺還因皇臺酒業未能按期清償借款事宜,幾次將其告上法庭。
從去年開始,皇臺高層“換血”便一直沒有停歇。隨著盧鴻毅的下野,皇臺酒業已經歷過一場大的人事動蕩。
胡振平入主后,曾著手對公司內部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也重啟了對專門委員會的補選,然而,彼時皇臺內部的情況給了胡振平一記“悶棍”,從下面一個案例可見一斑。
今年4月,在皇臺酒業補選第六屆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委員及主任委員的大會上,提名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的胡振平遭到了董事會其他成員的一致反對,最終3個議案均為通過;不僅如此,皇臺酒業出讓浙江皇臺、注銷江西皇臺、修訂公司章程、修訂總經理工作細則等議案均遭到董事反對或棄權。
值得注意的是,白酒上市公司董事長被拒在專業委員會委員門外是極其罕見的。
知情人士表示,皇臺內部矛盾不僅牽扯了股東、高管之間的利益關系,還包含了對領導者的能力的不信服;而作為一把手,自帶“德隆系”光環的胡振平,也未能拿出讓其他董事信服的有效措施。
核心高層動蕩反映出皇臺酒業內部矛盾無法調和,缺乏領袖人物也導致皇臺生產經營無法正常運行,胡振平自帶“德隆”舊將的光輝而來,也未能邁過這道坎。
“官司纏身”已成標簽
近年來,皇臺酒業的經濟官司一直不斷出現,“官司纏身”已成為其標簽。僅僅在今年,皇臺酒業公告的官司涉及金額就達上億元。
與二股東近兩年的官司
2015年8月18日,皇臺收到北京皇臺訴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的應訴通知書,拉開了與二股東近兩年官司的序幕;2016年8月31日,北京皇臺不服武威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民事判決向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7年4月12日,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駁回北京皇臺的訴訟請求,使得皇臺酒業調整減少營業外支出7254萬元。
避免七千多萬的支出給了皇臺“摘帽”極大的貢獻,但彌久的內部官司,加碼了皇臺內部矛盾。皇臺與二股東矛盾開始時,皇臺董事、北京皇臺副董事長馮瑛在董事會上絕大部分投反對、棄權票,此舉被業內人事看做皇臺內部矛盾的縮影。此外,與二股東長期的“爭斗”也使得皇臺酒業的經營工作裹足不前。
虛增利潤賠
2017年4月,皇臺收到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應訴通知書》和民事起訴狀,10名自然人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起訴公司。原告作為投資者,因被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事受到損失,被告未按規定披露信息的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原告賠償;7月31日,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初審判決皇臺賠償原告損失2310.78萬元。
皇臺酒業公告中指出,判決結果將導致公司2017年半年報凈資產可能為負值。而如果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的凈資產或凈利潤為負值,公司將再次被實施*ST特別處理;逝_不服一審判決結果,將向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目前最終結果尚有不確定性。
此外,今年上半年,皇臺酒業與多年官司的北京盛世濟民貿易有限公司、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威分行等單位達成調解協議,償還了逾期未還的本金和利息,金額達幾千萬。上半年的幾場官司,直接增加了皇臺酒業的營業外支出,重要的是,皇臺要償還幾千萬的債務,更是在之前半年預計虧損的兩千多萬的業績上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