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間,被稱為“黃酒第一股”的古越龍山(600059.SH)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報告,營業收入接近9.55億元,與去年同期9.72億元相比,降幅接近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不到1.02億元,與2018年上半年1.04億元相比,降幅在2%以上。
對此,古越龍山方面表示,2019年上半年,面對酒類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公司積極順應市場形勢變化,緊緊圍繞年度目標和任務,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深化品質品牌打造,加強市場渠道管控,狠抓內部管理,企業保持了平穩的發展勢頭。
白酒專家蔡學飛則認為,黃酒屬于中國傳統酒品,但銷售范圍與消費受眾主要集中在江浙滬地區,整體市場容量較小,缺乏全國性的代表品牌與明星產品。未來借助資本手段加速行業整合,提升行業門檻,強化品牌價值,拉高產品結構從而改善盈利能力,才是古越龍山持續發展的保證。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近幾年,黃酒行業發展較為穩定,但面臨激烈的酒類市場競爭,其產銷仍與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整體產業規模偏小。
黃酒消費一直努力走出傳統區域,主要黃酒企業不斷加強黃酒文化的傳播和推廣,消費區域已從江浙滬等傳統區域向皖贛閩等周邊地區及北方有黃酒消費基礎的部分地區擴大,但進程較為緩慢,黃酒在全國的消費有待進一步普及。
同時,黃酒消費的產品多集中于中端和普通黃酒產品,主流產品價格相比較其他酒類產品價格偏低,低價同質化競爭明顯,產品結構和價格有待提升,以進一步開拓市場并提升黃酒整體價格。
不過,黃酒提價也存在一定難度!
古越龍山總經理柏宏都坦言,提價對古越龍山的考驗也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江浙滬以外的地區,雖然黃酒增長空間巨大,但需要消費者認可古越龍山的產品價值,一時之間消費者很難接受產品價格過高。
《五谷財經》注意到,古越龍山自6月10日起上調產品價格,涉及提價的產品具體情況如下:庫藏五年、六年系列產品,提價幅度為8.43%;東方原釀系列產品,提價幅度在8%左右。
對此,古越龍山方面指出,繼續聚焦大單品,淘汰和整合現有產品,對產品進行梳理和瘦身,在聚焦中央庫藏金五年、(5A級)庫藏十年大單品基礎上,重點布局八年大單品;根據市場情況和營銷戰略,對產品進行全方位管理,對五年、六年產品進行適度提價,推動黃酒的價值回歸。
為了推動產品高端化,5月16日,古越龍山召開古越龍山·國釀1959戰略新品上市會,此次國釀1959產品的推出是為了紀念1959年紹興黃酒正式成為國宴用酒而推出的高端黃酒品牌,標志著古越龍山將打造中國超高端黃酒新標桿,引領黃酒產業跨入新的發展階段。
古越龍山董事長錢肖華指出,公司從2018年開始通過產品開發、市場拓展、品牌重塑、創新傳播等一系列舉措,全面提升黃酒價值,重塑黃酒高端地位。國釀1959醞釀3年,籌備2年,選用優質40年陳年老酒釀制而成,是拉升黃酒價值,讓黃酒實現高端化、時尚化的嘗試與探索。
但是,從上半年業績來看,高端化的嘗試,并未帶來明顯效果!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古越龍山旗下中高檔酒和普通酒貢獻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6.71億和2.68億元,前者同比微增0.9%,后者同比降幅在6%以上。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等行業人士告訴《五谷財經》,相較于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其他酒類,黃酒的價格較低,導致利潤也較低,因此在運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太多的資源跟資金來支撐其快速發展;但是,長年來,由于黃酒一直處于中低端位置,消費群體認知度大,且缺乏高端品牌的地位支撐,因此,提價難度較大,效果自然也不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上半年,古越龍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繼續為負,約為-0.12億元,與去年同期-0.07億元相比,降幅在67%以上。對此,古越龍山方面的解釋則是,主要系本期營業收入減少所致。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代表了一個企業的造血能力,該數值為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公司經營資金緊張。
蔡學飛則認為,古越龍山凈利潤下降與現金流下降,主要體現了企業擴大了市場投入,但產品的競爭力在下降,變相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同時也反映出市場渠道銷售信息不足的問題。